岁之祥。
国之阳。
苍灵敬。
翠云长。
象为饰。
龙为章。
乘长日。
坯蛰户。
烈云汉。
迎风雨。
六吕歌。
云门舞。
省涤濯。
奠牲牷。
郁金酒。
凤凰樽。
回天睠。
顾中原。
这首诗词是庾信创作的《周祀圜丘歌 登歌》,描述了周朝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和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岁之祥。国之阳。
苍灵敬。翠云长。
象为饰。龙为章。
乘长日。坯蛰户。
烈云汉。迎风雨。
六吕歌。云门舞。
省涤濯。奠牲牷。
郁金酒。凤凰樽。
回天睠。顾中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周朝举行祭祀活动的盛况,以及祭祀仪式所具有的意义。诗中以自然景物和祭祀仪式的元素来表达对祭祀活动的崇敬和庄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周朝祭祀圜丘的盛况。诗的开头以简洁的语句点明了祭祀活动的意义,即祈祷国家的繁荣昌盛。接着描述了祭祀活动中的各种仪式和景象,如苍翠的云长、装饰象征象德的器物、以及象征龙的章纹。诗中还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祭祀场景,以及祭祀活动中迎风雨的景象,表现了祭祀的肃穆和庄严。
在后半部分,诗词提到了歌唱和舞蹈,这是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旨在表达人们的祝福和喜悦。接着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涤濯和奠牲的环节,以及郁金和凤凰樽等祭品。最后,诗词以回天睠和顾中原的表达,表明祭祀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国家回归和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宁与繁荣。
整首诗词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尊敬,以及祭祀活动背后的希望和祝福。同时,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美感。
送君去作江湖客,我亦心飞逐海鸦。有竹有梅须歇舫,可诗可酒便为家。秦楼夜月听传曲,辇路春风看卖花。吊古须瞻岳王墓,留题好句入栖霞。
五杂俎,绶若若。往复来,大车铎。不得已,去丘壑。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国破无家信,天秋有雁群。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大叶与劲干,簇萼密自宜。图出帝宫树,耸向白玉墀。高绝不近俗,直许天人窥。今植郡庭中,根远未可移。但欣东风来,不恨和煦迟。山禽勿蹙踏,蜂蝶休掇之。昔闻韩吏部,为尔作好诗。爱阴无纤穿,就阴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