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舟宿莫城》

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
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
美睡聊相补,劳生得列论。
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舟宿莫城》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宿莫城
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
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
美睡聊相补,劳生得列论。
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

译文:
在莫城宿舟
泽国的寒冷再次来临,霜天晚上自然而然地变暖。
孤舟上有一杯酒,斜月照耀着几个村庄。
美好的睡眠可以满足内心的需求,劳碌的生活可以带来多种思考。
烛光映在湖面上,眼中仿佛可以看到湖水,灯火将柴门关上。

诗意和赏析:
《舟宿莫城》通过描绘宿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以冬天的寒冷和夜晚的温暖为背景,展现了孤舟中的诗人独自品味的情景。

诗中的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季节的转变和自然界的变化。冬天的第一场寒霜过后,夜晚的天空渐渐变得温暖,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诗人在孤舟中举起一杯酒,与斜月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意境。舟中独坐,与斜月为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美睡聊相补,劳生得列论,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睡眠的向往和对劳碌生活的思考。在安静的夜晚,美好的睡眠可以满足心灵的需求,也能使疲惫的身体得到舒缓。而劳碌的生活则给诗人带来了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他可以在这种环境中闭目沉思,得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思考。

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幻想和对外界事物的屏蔽。烛火映在湖面上,诗人的眼中仿佛可以看到湖水,这种幻想和幻觉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神秘感。灯火将柴门关上,让外界的纷扰和喧嚣无法打扰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舟宿莫城》以简洁明了的词语描绘了宿舟的情景,通过对自然和内心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词构思独特,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思索的感受。

  • 《望石湖》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 《登云庵》

    屠苏对碧溪,霜草露幽蹊。顾我丘壑醉,知谁尘土迷。萝门窥窈窕,雪磴履高低。猿鸟未相弃,伴人烟树栖。

  •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籍时。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 《春去》

    萍藻经春高石床,水亭终日柳花香。坐忘屋里青山近,卧起天涯绿草长。楚国登楼空作赋,梁园啼鸟苦思乡。东栏芍药三年别,谁护西湖夜雨狂。

  • 《摄事十三首》

    丽斫割牲,以炰以烹。博硕肥腯,芳羞神明。祖考来格,享于克诚。如闻声欬,式燕以宁。

  •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