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二》

运平后亲之俗。
时乱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驱象。
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钱则都内贯朽。
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
年和一风一雨。
听钟磬念封疆。
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
怪石铅松即序。
长乐善马成廐。
水衡黄金为府。

作品评述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二》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运平后亲之俗。
时乱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驱象。
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钱则都内贯朽。
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
年和一风一雨。
听钟磬念封疆。
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
怪石铅松即序。
长乐善马成廐。
水衡黄金为府。

诗意:
该诗以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为背景,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和景物,反映了时局的动荡和对社会稳定的思考。诗中以平定战乱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国家安定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运平后的社会风尚为起点,描述了时代的动荡和战乱之下,杰出人物受到疏远的情景。接着描绘了桂林之外的景象,象征着远离纷乱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承载希望和重任的愿景,通过济渡弱水来接纳伟大的鸿图。在诗中,吕氏音律和律吹风都是音乐的意象,表达了对文化的重视。

诗句中提到的钱财和仓储,分别代表了国家的财政和粮食储备,表达了对社会经济稳定的关注。火中的寒暑和年和的风雨,则象征着时节的变迁和自然的不可预测性。听钟磬,念封疆,闻笙竽,思蓄聚等表达了对庄严仪式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最后几句中,瑶琨、筱簜、怪石、铅松、长乐善马、水衡黄金等都是华丽的修辞手法,通过宝石、乐器、自然景物和贵重物品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繁荣和富饶。

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风貌、自然景物和文化富饶,以及对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和呼吁。

  • 《和朱少章见寄》

    兼该夫子耻专门,却笑何人哮吼村。闷己赋疑唯独语,恼卿诗似得同论。夜来雨足宽贫病,秋到凉生破睡昏。几欲抛书闲过日,只惭无可谢嫣荪。

  • 《桓妒妻》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曰我见犹怜,何况

  • 《过襄城》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 《江夏八咏之二右灵竹寺》

    高岸已为谷,斯人如蜕蝉。固应留宝刻,信示当家仙。

  • 《赠刘使君景文》

    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 《西河·和王潜斋韵》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