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岸著花红半吐,稻畦过雨绿平铺。
炊烟起处三家市,却向江湖忆画图。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舟中》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蓼岸著花红半吐,
稻畦过雨绿平铺。
炊烟起处三家市,
却向江湖忆画图。
译文:
蓼岸上的花儿半开放,
稻田经过雨水变得绿意盎然。
炊烟飘起的地方是三家市,
却让我想起了江湖中的画图。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描写花开、田园、烟雨等景象,表现出生活的美好与丰富。作者通过舟中的观景,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并在其中唤起了对江湖生活的回忆与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自然景色的细腻之美。蓼岸上的花儿半吐、稻田被雨水滋润后呈现出绿色,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而炊烟飘起的地方是三家市,这里暗示着繁华的人群与生活。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江湖生活的怀念和追思之情。他通过观景之舟,勾勒出了江湖中的画图,让读者回忆起那些曾经的激情、温暖和自由。整首诗意境深远,唤起了读者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共鸣。
总体而言,刘宰的《舟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融合,展示了生活的美好与多样性,同时也唤起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思考。
急浪吹飞雪,鸣稿破晓滩。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乾。飘流双鬓白,未有一枝安。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
轶材腾骥騄,涌思决河渠。枝茂根先实,名高士岂虚。君王怜旧土,馆殿有新除。努力功名会,燕然欠大书。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荷芰东西鱼映叶,樵舟朝暮客乘风。清泉雨后分毛发,何必南湖是镜中。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