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周宗庙歌 皇夏》

肃肃清庙。
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
金人戒言。
应暕悬鼓。
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
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
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
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
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
非寒之谓。

作品评述

《周宗庙歌 皇夏》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肃肃清庙。
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
金人戒言。
应暕悬鼓。
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
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
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
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
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
非寒之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周宗庙的景象,以及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庄重。诗中通过描写庙宇的肃穆和庙门的高大威严,以及庙中的金人和鼓声,展现了庙堂的庄严氛围。诗人描述了庙堂中祭祀所使用的器物,以及庭院中树木的繁茂和舞动的神像,表达了庙堂祭祀的隆重和热闹。诗人还提到了祭祀仪式中的清香和新鲜的食物,这些都是为祖先奉献的。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祭祀仪式的认同和怀念之情,感叹他不能亲自参与其中,但仍然心怀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周宗庙的描绘,展示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一系列的景物和物象,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感受。庙堂的肃穆和庄严,金人和鼓声的存在,庙中的神像舞动,以及奉献的食物和香气,都让读者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热闹的场面。

诗中的"肃肃清庙"、"岩岩寝门"、"崇牙树羽"等描写,展示了庙堂的庄严和壮丽。"金人戒言"和"应暕悬鼓"一句,表现了庙堂中仪式的严肃和庄重。"闲安象设"和"缉熙清奠"一句,描绘了庙中舞动的神像和清香的奠酒,展示了祭祀仪式的热闹和隆重。最后的"凄怆履之,非寒之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祭祀仪式的怀念和敬意,虽然不能亲自参与其中,但仍然心存敬畏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庙堂景象和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祭祀文化的盛况。它不仅反映了庄重的宗庙礼仪,也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其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庄重,以及诗这首诗词是庾信所作的《周宗庙歌 皇夏》,描绘了周宗庙的景象和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庄严清净的宗庙,
高大威严的庙门。
祭祀器物摆放整齐,
金人守护,戒言严肃。
鼓声应和,悬挂的鼓槌。
崇拜的神像树立在台阶上,
阶梯变成了升歌之声。
庭院热闹,犹如舞动的象群。
宁静祥和,犹如安置的神灵。
清香四溢,仪式庄重。
春天的鲔鱼初次献祭,
新鲜的荷叶先行奉上。
庄重地步入室内,
仿佛真的在位。
悲伤而敬畏地踏上这一步,
并不是因为寒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周宗庙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中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庙堂的庄重肃穆。庙门高大威严,祭祀器物整齐摆放,金人守护和戒言严肃,都展示了庙堂的庄严氛围。诗人运用"应暕悬鼓"的描写,表现了鼓声与祭祀仪式的呼应,增添了庄重感。诗中还描绘了庙堂中的神像和舞动的象群,展示了祭祀仪式的热闹和繁荣。

诗人还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清香和新鲜的食物,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庄严和敬意。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祭祀仪式的怀念和敬畏之情。尽管不能亲自参与其中,但他仍然虔诚地步入庙室,感受到祖先的存在和庄严。

这首诗词通过对庙堂景象和祭祀仪式的描绘,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祭祀文化的盛况。诗人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庄重,以及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词充满了庄严和敬意,让人对古代祭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 《行香子(次韵元春兄)》

    吾辈么麽。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谁信生来,从发尖磨。到如今、方见霜涯。算天亦自,无奈吾何。是饥能忍,寒能耐,老能歌。

  • 《邻女》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 《落花》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 《寄杜侍御》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二首》

    晓望青嵩道,仙云满画轮。黄龙盘吉仗,翠凤绕哀珉。千古徽音在,三川王气新。寂寥余故垅,瑶草又逢春。

  • 《溪居即事寄梵天阇梨》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