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眼亡聊祗强回,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祝道人日供梅兰偶成小诗二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眼亡聊祗强回,
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
几夜冰蟾照得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弱的道士在冬天时节供奉着新开的梅花和兰草的情景。道士因为病眼而不能看到春天的到来,但他依然努力回到供奉的岗位上。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病弱的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的第一句“病眼亡聊祗强回”,描述了道士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回到供奉的岗位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他对信仰和责任的忠诚。
第二句“道人得得供新梅”,描绘了道士供奉新开的梅花和兰草。梅花是冬季中最早开放的花朵,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力量。尽管寒冷的冬天还未过去,但道士通过供奉新鲜的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预兆。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坚持。
最后两句“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通过描绘冬夜中冰蟾的光芒,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冰蟾是一种虫类,它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临近。作者用冰蟾的形象来暗示春天的到来,寄托了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病弱道士的形象,通过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表达了对希望和坚持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力和自然的敬畏,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莫致儿荣养,翻令父苦耕。可怜废书泣,不忍叱牛声。
才自降胡便守边,大家齐数中兴年。姑苏寺里相逢处,为尔呻吟一怅然。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三拍羽翎寒,风雨不改度。起舞何人斯,男儿当自寤。
疏影横斜事已非,小园日暮锁芳菲。素绡应怯东风思,故著重重浅色衣。
一种为春禽,花中开羽翼。如何此鸟身,便是黄金色。黄金色,若逢竹实终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