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朱槿花二首》

朝菌一生迷晦朔,灵蓂千岁换春秋。
如何槿艳无终日,独倚栏干为尔羞。

作者介绍

张俞,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琐高议》前集卷六),号白云居士,益州郫(今属四川)人。屡试进士不第。仁宗宝元初,西夏事起,曾于蜀上书陈攻取十策,诏赴阙。庆历元年(一○四一),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不就(《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三)。隠居青城山白云谿,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余年,卒年六十五。有《白云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作品评述

《朱槿花二首》是宋代张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菌一生迷晦朔,
灵蓂千岁换春秋。
如何槿艳无终日,
独倚栏干为尔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朱槿花的形象,并通过花的生命与人生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朝菌指的是朝露,表示朝露的存在时间很短暂,而灵蓂则是指神仙的草药,代表了长寿和岁月的流转。朱槿花绚丽而娇艳,但它的美丽却无法持久,作者因此感到遗憾和羞愧。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朱槿花为主题,通过对花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叹之情。首句“朝菌一生迷晦朔”,以朝露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朝露在清晨出现,但很快就会消失。第二句“灵蓂千岁换春秋”,通过灵蓂的长寿来对比人的有限寿命,生动地表达了岁月的变迁。接着,诗人以反问句“如何槿艳无终日”,表达了对朱槿花美丽短暂的惋惜之情。最后一句“独倚栏干为尔羞”,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羞愧,意味着作者感到自己与朱槿花一样,美丽而短暂,无法长久留存。

整首诗词通过对朱槿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切感受。诗人以花为媒介,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借以突出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这种以花为喻的手法,既突出了花的美丽和短暂,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沉思和启迪。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悲叹,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 《张转运席上》

    偃藩多式宴,佳雪屡飘霙。意感年将尽,欢容酒剩行。伊公调鼎乐,羊祜衣裘轻。况属輶轩暇,须容心赏并。

  • 《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叔父同流元佑支,清贫远自相国时。旧闻河朔人伟奇,元衡笔力犹可窥。佳哉伯玉贤埙篪,小阮亦与竹林期。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经明行修后所归,非吾光远其谁推。洪文学问方筑基,基成可保无倾欹。嗟我误落东南陲,疏者乃亲亲异宜。

  • 《撚髭》

    细撚寒髭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长心。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 《落花图咏》

    芝鞋布蚁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池面风回公簇聚,陌场人散鞠场休。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蘼有近忧。苏小堤头试翘首,碧云暮合隔红楼。

  • 《残句:身后声名文集草》

    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

  •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斜入茅檐如有恨,高情每赖吟题遣。要知调鼎会有时,且占寒溪照清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