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文章伯,三朝侍从臣。
传家推笃学,游宦肯谋身。
别驾歌章水,甘棠想剑津。
虚堂两遗像,谁不倍伤神。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朱南剑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楼钥对已故朱南剑的深深思念和悼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再世文章伯,三朝侍从臣。
传家推笃学,游宦肯谋身。
别驾歌章水,甘棠想剑津。
虚堂两遗像,谁不倍伤神。
诗意和赏析:
《朱南剑挽词》表达了楼钥对已故朱南剑的怀念和敬意。诗词开篇,楼钥称朱南剑为“再世文章伯”,意味着他是文章才华再世的伯父,显示了他对朱南剑高尚的文学造诣的赞美。接着,楼钥提到朱南剑曾在三朝朝廷中担任侍从臣,显示了朱南剑在政治事务中的忠诚和奉献。
接下来的两句“传家推笃学,游宦肯谋身”表达了朱南剑对学术的传承和推崇,以及他在游历和宦海中不辞辛劳,为国家尽职尽责的精神。这些描述展现了朱南剑作为一位学者和官员的品德和才能。
后两句“别驾歌章水,甘棠想剑津”运用了具象的意象,表达了楼钥对朱南剑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别驾”指的是朱南剑离别的场景,而“歌章水”和“甘棠”则是引发楼钥对朱南剑的回忆和思念的地点和物象。这些意象使诗词更加生动感人,并突出了楼钥对朱南剑的感情。
最后两句“虚堂两遗像,谁不倍伤神”表达了楼钥对朱南剑离世的悲痛之情。这里的“虚堂两遗像”指的是楼钥家中挂着的朱南剑的画像,显示了楼钥对朱南剑的追思和缅怀之情。最后一句“谁不倍伤神”则表明了朱南剑的离世对楼钥以及其他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伤痛,进一步凸显了诗词中的悼念情怀。
总体来说,楼钥的《朱南剑挽词》通过对朱南剑的赞美、思念和悼念,展现了楼钥对这位已故伯父的深深敬意和情感。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具象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抒发力。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境清物老自可爱,
秬鬯既将,黄钟具奏。瞻望真游,优若有慕。于皇列圣,在帝左右。云车具业,以妥以侑。
游人笑语问朝霞,处处相随攫肉鸦。上冢归来更乘兴,醉依柳影藉梨花。
日上高台云半屏,洞门休唤夕阳扃。巍冠不整跏趺坐,秋楮斓斑数点星。
少悟浮图法,因传法喜名。於人无厚薄,知已尽豪英。药舍朝炉暖,棋窗夜烛明。性怀元自得,未用厌逢迎。
花袍白面呼郎神,当阶夺花不避人。天马乘龙金络脑,贾家贵婿正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