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忽断开平陆,鸡犬人烟太古风。
野老诛茅宁有意,一生身在翠微中。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竹山道中》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通过描绘竹山道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忽断开平陆,
鸡犬人烟太古风。
野老诛茅宁有意,
一生身在翠微中。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竹山道为背景,展示了青山的壮美,同时描述了宁静的田园景象,与繁忙的世俗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并通过野老诛茅的形象,表达了对清贫简朴生活的赞美。
赏析:
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竹山道中的景色,通过运用富有意象的词语,如“青山”、“平陆”、“鸡犬人烟”等,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其中,“青山忽断开平陆”一句,以青山突然断开的形象,展示了山势的雄伟和壮丽,给人以震撼之感。
在第二句“鸡犬人烟太古风”中,作者通过描绘没有繁忙的世俗景象,突出了竹山道的宁静和淡泊。这里的“太古风”暗示了远离尘嚣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第三句“野老诛茅宁有意”中的“野老”形象是诗中的亮点之一。野老代表了远离尘世的智者形象,他诛除茅草,象征着清除杂念和俗世的纷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纯净心灵的追求。
最后一句“一生身在翠微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状态的满足和珍视。翠微代表了清幽的绿色环境,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山道中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追求宁静、淡泊生活的心境。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野老的形象,表达了对清贫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纯净心灵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内心的宁静,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思考。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