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炷香至德山》

异时闻至德,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作品评述

《炷香至德山》是宋代诗人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炷香至德山,
异时闻至德,
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
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
楼阁丽朝暾。
犹恨高峰顶,
藤萝未得扪。

中文译文:
香烟飘至德山,
在特定的时刻听闻至德之音,
水滴洗净沉重的冤屈。
虚空静寂等待三世,
觉悟和迷茫源自同一源头。
松柏沾湿悠长的雨水,
楼阁在美丽的朝阳中闪耀。
仍然遗憾于高峰之巅,
无法触及蔓延的藤萝。

诗意和赏析:
《炷香至德山》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至德山的赞美和自身内心的追求。诗中的至德山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境界。诗人借用至德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在异时异地闻到至德之音的感受,这种感受使他洗净了内心的冤屈和困惑。

诗中提到虚空静寂等待三世,意味着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都在不同的时代追求着相同的觉悟和真理。诗人认识到悟道与迷茫源自同一源头,这也是他对人生和人类智慧的一种思考和领悟。

诗中描绘的松柏沾湿悠长的雨水,以及楼阁在美丽的朝阳中闪耀,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人文建筑的美丽。诗人对高峰之巅的遗憾表达了他对更高层次境界的向往,同时他感叹藤萝未能攀登高峰,意味着自身的不完美和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的自省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清新、深邃的意象和含蓄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至德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饱含了对道德、智慧和境界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真理和美好的向往。

  •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

    君家相国旧元勋,凛凛中丞继后尘。谈笑二年同幕府,风流一倍愈它人。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归来多老臣。我亦宦游无久意,它年松竹许相邻。洛水留人一向干,雪泥溢路十分寒。送行我岂无樽酒,多难君知久鲜欢。回首只应怜老病,凌风争看试轻翰。到家定见嵩阳老,问我衰迟未解官。

  • 《送客之上谷》

    北客悲秋色,田园忆去来。披衣朝易水,匹马夕燕台。风翦荷花碎,霜迎栗罅开。赏心知不浅,累月故人杯。

  • 《同顾保之游灵隐》

    闭门不知春色到,出城始见江梅开。行探幽泉至高绝,共坐巨石聊徘徊。时逢天风吹客过,还有野鸟惊人来。林间躬借所未历,归马空载斜阳回。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簸弄乾坤,灵蛇在掌。露刃含霜,阿谁近傍。歼厥渠魁未得时,蛰龙护匣牢收抗。还他道地,剑州与太阿无两样。携来剪月亭前,共聚五湖禅流,拭目纵观,连声称赏。

  • 《山花子》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1]金扼臂,澹梳妆。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 《春》

    瘦沈皤皤暮日匆,花边有酒且从容。春三二月东风里,莺百千声翠柳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