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
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
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
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
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往岁月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
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
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
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
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色。明月高悬如冰,而乌云飞驰而过,河水倾斜而去。艇子旋转着载着箫声,风景依旧美丽。作者心中余留着怀念之情,聆听着酒宴上的歌声,仿佛呼喊着对往事的述说。近年来,潮汐信号变化不定,天气变幻莫测,没有可信的依据。有客人随秋风而来,离去时却留下了金盘露水。少年们整夜吹奏胡笳,谁能预料到归途无路呢?作者和他们都是江南的旅人,对着明月共同对婵娟歌唱,我舞。醉酒中,不必问明年明月,人在何方。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色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思念之情。明月高悬,乌云飞过,河水倾斜,艇子载着箫声旋转,这些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而诗中的怀念之情则通过对酒宴上歌声和金盘露水的描写来表达。诗的最后,作者与江南的旅人们共同面对明月,共同歌唱和舞蹈,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整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和深邃的思考。
三十年居此,何尝识酒荤。柴扉人少到,草径鹿同群。雨足添新瀑,山深有剩云。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
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郤饱参。陋巷远孙还好学,未容光禄擅东南。
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风景初不殊,川途忽修阻。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