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尘生,巫山梦断。
旗亭烟草里,春深浅。
梨花落尽,酴醿又绽。
天气也似,寻常庭院。
向晚情怀,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近前细看。
娉婷笑语,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夕阳孤馆。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转调踏莎行(上巳道中作)》是宋代诗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浦尘生,巫山梦断。
旗亭烟草里,春深浅。
梨花落尽,酴醿又绽。
天气也似,寻常庭院。
向晚情怀,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近前细看。
娉婷笑语,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夕阳孤馆。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道中的一种愁绪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洛浦尘生、巫山梦断等景物,以及旗亭烟草、梨花和酴醿的绽放,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对天气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平凡的庭院氛围,而在黄昏时分,他的情怀变得十分烦乱。当他接近水边,细细观察时,他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和娉婷的笑语,流觞中充满了喜悦。最后,诗人意外地发现夕阳下的孤馆,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
赏析:
《转调踏莎行(上巳道中作)》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示了陈亮的诗词才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诗人通过描绘旗亭烟草、梨花和酴醿的生长和凋零,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聚焦在水边的佳丽地,以及她们的笑语和流觞的美满,展示了一种欢愉和宴饮的场景。最后,诗人以夕阳下的孤馆作为意外的转折点,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凄美和离愁。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揭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多唐代刻,柏尚晋时青。想得真君剑,犹余蛟血腥。
我自江乡有姓名,相逢契合义相亲。连行几宿来栖草,戢翼常时想避人。石岸风高难到县,今宵船住定为邻。南湖若肯寻幽隐,却把衷肠自缕陈。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腊尽江南梅发后。万点黄金,娇眼初窥牖。曾见渭城人劝酒。嫩条轻拂传杯手。料峭东风寒欲透。暗点轻烟,便觉添疏秀。莫道故人今白首。人虽有故心无旧。
奠国荷隆栋,扶世纳夷轨。勋。勋庸书盟府,名氏垂信史。画饼既无成,坠甑亦云已。幽哦陶倦情,閒读探玄理。嗜古植雅正,愤俗馘淫靡。尚堪辈前哲,未屑睨余子。寒门车马绝,良月风日美。旁近东西邻,邂逅二三士。无钱焉能神,有酒犹粗旨。炙脔割肥羊,脍材斫长鲤。随分匪强致,
秋逢重九亦将阑,换得黄花青草颜。节物只能催我老,人生那得似云间。有心采菊非知菊,无意看山却见山。欲识渊明得真趣,夕阳倦鸟正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