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尘泥。
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
点检遗编尽朝菌,应难求望一刀圭。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中文译文: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诗人之末云
守太和的人在庚戌年的二月里奉命代替裴袭续书的功令。
诗意:
这首诗是李绅在担任守太和的职务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官职的不满和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期望。他说自己还没有登上崖谷去寻找丹灶,还没有历经艰难去看壁上题字。他感叹八公(古代传说中的驿站之神)没有帮助他获得成功,七子(指七位文人)也因为被尘泥覆盖而失去了光彩。他提到了废弃的坛台曾经振动鼓鼙,但现在已经荒废无人。他还说起他的文集已经遗失殆尽,很难再找到一位能够帮助他实现官场理想的知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身的官场经历和文学创作的困境,表达了李绅的种种不满和期望。他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仙丹,也没有在壁上题字留下自己的名字,感叹自己没有得到神灵的帮助。他同时也感叹自己的作品散失了,很难再找到合作伙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李绅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