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余掬。
青钱随赐费追呼,昔日剜疮今补肉。
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似闻为政不为费,两不相伤两相济。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追呼行》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政府官员的经历和感慨,通过描写米价上涨、官仓资源紧缺、政府财政困难等情景,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余掬。
青钱随赐费追呼,昔日剜疮今补肉。
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似闻为政不为费,两不相伤两相济。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通过这首诗词,陈师道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思考,并对官员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诗词开篇即描述了去年米价上涨,但政府官仓仍然十分充裕,暗示了官员的贪婪和不公。接着,诗中提到政府发放的青钱只追回一部分,而且用于奢侈开支,突出了官员的奢侈浪费和对民生的忽视。
诗词的中间部分描绘了今年的夏旱和秋水的情景,用以凸显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虽然江淮地区转运了一些粮食,但远水难以解救近渴,官仓空虚,墙壁上的粮仓里鸟雀不再鸣叫,形象地表现了人们生活所需的食物短缺和困苦。
最后几句描写了政府应该以治理为主,而不是以花费为主,以此来解决社会问题和财政困难。十年的财富积累可能在一朝间消失,惊涛破山、风动地,形容了动荡和危机的来临。整首诗词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政府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和不满,呼吁政府官员重视民生、廉洁从政,以实际行动改善社会状况。
这首诗词通过质朴的描写和隐喻手法,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抒发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深思和忧虑。同时,它也具有普遍的人性关怀和社会意义,使人们在阅读中对贪腐和社会不公问题有所思考,对于改进社会状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白发归田嗟我老,黑头入相属之公。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
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行不记。贪看远峰颦翠。风约柳花吹又起。故黏行客袂。老大浑无欢意。不为伤春憔悴。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
鹤驾腾空春复秋,淡烟寒日锁林丘。夕郎自是金门客,莫更临风思远游。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龙尾道瞻回辇近,马蹄尘送入山遥。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雾雨消。无数晚花秋树里,未须风物向春饶。
蜀郡方齐鲁,文翁迈儁贤。箕裘承宪业,星宿近台躔。宇宙汾阳鼎,风云祖逖鞭。闲威分海徼,节制控闽川。馈饷功曾立,廉能迹屡傅。儒冠真耀武,师府重芳年。参尽旌麾石,驰驱将相前。豪挥惊草檄,燕集见华篇。吏牌分占授,军机妙转旋。百蛮元震讋,诸校益贞坚。训练群材进,钧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