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
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
幽院独惊秋气早,小门深向绿阴开。
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
吴楚间人,与张祜齐名。字若济,号笔山,明代甘棠人。嘉靖八年(1529)登进士,擢任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明,遇事敢言,纠劾不避权贵。世宗夸称为“真御史”。任上严惩贪官。齐办各类狱案,深得民心。去职后,建书院,讲学术,尊祟程朱理学,著有《笔山文集》10卷行世。其诗风清丽雅秀,语言超逸。诗八首,其中《别妻》、《咏春风》、《杂嘲二首》(其一)等皆是佳作,又尤以《别妻》为最善。
《竹》是唐代诗人崔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领得溪风不放回,
傍窗缘砌遍庭栽。
须招野客为邻住,
看引山禽入郭来。
幽院独惊秋气早,
小门深向绿阴开。
谁怜翠色兼寒影,
静落茶瓯与酒杯。
诗意:
这首诗以竹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风姿和环境来表达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现了竹子的独特之美,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与人的融洽关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意味着诗人以竹子为邻,欣赏竹子带来的清新溪风,将竹子种植在自己的庭院中,使竹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两句“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希望邀请野客来做邻居,一起欣赏竹子的美丽。他希望竹子能吸引山禽入庭,增添生活的乐趣。
下一句“幽院独惊秋气早”,诗人用“幽院”来形容竹子所在的环境,意味着诗人的居所宁静幽深。秋气早早地来临,竹子的颜色和氛围已经开始显露出秋天的气息。
紧接着的“小门深向绿阴开”,描述了诗人居所的小门深深地开在绿荫之中,与竹子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之美的赞叹。翠绿的竹子既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又映照出冷冽的阴影,诗人将竹子的美与茶瓯和酒杯的静谧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景象和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的思考。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抒发,使人们感受到竹子的独特之美和诗人的情感。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置盂天下,此外何思。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湖
承明共直庐,瞬息八年余。幸吒屏星驾,前迎使者车。变虽殊贵贱,心不置视疏。青眼披情素,犹如相见初。
天开奎壁作灵神,杰构凌霄景运新。乍向鱼洲排雁塔,更看虎阜跃龙津。山林风俗如邹鲁,翰苑文章迈汉秦。此后鳌头夸遂水,应知魁阁瑞光频。
碌碌真邀宠,容容谢致君。短凫生愧胫。狂鹿老思群。急节惊流水,浮名伴薄云。归欤堪击壤,况复值唐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