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自宝应踰岭至潜溪临水煎茶》

关塞云西路,僧庐左右开。
过岩逢石坐,寻水到源回。
天籁吟松坞,云腴溢茗杯。
宫城才十里,导骑莫相催。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自宝应踰岭至潜溪临水煎茶》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描绘了作者跨过山岭来到潜溪边煎茶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宝应踰岭至潜溪临水煎茶

关塞云西路,
僧庐左右开。
过岩逢石坐,
寻水到源回。
天籁吟松坞,
云腴溢茗杯。
宫城才十里,
导骑莫相催。

译文:

穿越关塞西行路,
僧庐在左右延展。
经过岩石坐下休息,
寻找水源循着回。
天籁之音在松林中响起,
云雾蒸腾茶杯溢满。
皇宫城池只有十里,
不要催促我离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宝应越过山岭来到潜溪煎茶的经历为题材,以叙述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山水清幽的画面。

诗的开篇,描绘了关塞之地,云雾笼罩的西行之路。这里的云雾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僻静之处。接着,诗人提到了僧庐,显示出这个地方与佛教有关,也暗示了宁静与修行的主题。

在过程中,诗人停下脚步,坐在岩石上休息。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沉思的意味,诗人在山水间沉醉,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寻找水源,追随溪水回到源头,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追求本原之道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在松林间听到了天籁之音,这是对自然声音的赞美,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茶杯中的茶水,从山中的云雾中蒸腾而出,如同云腴一般,茶香四溢。这个描写展示了作者煎茶的情景,同时也把自然的美妙与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幅雅致的画面。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宫城的距离只有十里,但诗人却不愿离开这片宁静的山水之地。这里的宫城象征着尘世的喧嚣与权力的纷争,而诗人的态度是拒绝被喧嚣所紧迫,坚守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与茶文化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岩石、松林以及茶香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并借此表达对繁忙世俗的远离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这首诗以简约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寂静而美好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诗意的启迪。

  • 《村居二首》

    山风拂拂堕松钗,午日亭亭覆矮槐。一唾闲名归酒盏,万钧清思入诗怀。

  • 《浣溪沙(柳)》

    翠带千条蘸碧流。多情不解系行舟。章台惜别恨悠悠。湿雨伤春眉黛敛,倚风无力舞腰柔。丝丝烟缕织离愁。

  • 《小饮梅花下作》

    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排日醉过梅落後,通宵吟到雪残时。偶容後死宁非幸?自乞归耕已恨迟。青史满前闲即读,几人为我作蓍龟?

  • 《诉衷情》

    闲窗静院漏声长。金鸭冷残香。几番梦回枕上,飞絮恨悠扬。身在此,意伊行。日煞思量。不言不语,几许闲情,月上回廊。

  •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野桥》

    亦好亭兼弄月亭,磬湖不许两通行。谁抛螮蝀湖光尾,便有先生拄杖声。

  • 《梁州令》

    红杏墙头树。紫萼香心初吐。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阳台一梦如云雨。为问今何处。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此事难分付。初心本谁先许。窃香解佩两沈沈,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谁教薄幸轻相误。不信道、相思苦。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