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枯槎接断溪,今朝白石跨完堤。
牧儿静立牛磨角,诗客闲惊马驻蹄。
涧雨涨来流浅濑,山风扫过断纤泥。
十家岂乏相如辈,当有人从柱上题。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资国山口石桥》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资国山口的石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感慨。
诗意:
前日,河水暴涨,将槎船冲断,无法跨越溪流;而今天,桥上的白石已经搭建好,可以顺利地跨过堤岸。在这座石桥旁,牧童静静地立着,他的牛正在磨角;而一位诗客安静地坐着,却被突然停下来的马蹄声吓了一跳。雨水涨过溪流,流水变得浅浅的,山风吹过,扫过断裂的草纤和泥土。这里虽然不乏有才华的人物,但还没有人在桥柱上题诗。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为背景,通过描写石桥和周围的场景,反映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前两句描述了河水暴涨的情景,通过对比前日和今朝的情境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时间流转和事物变迁的感慨。牧童和诗客的描写,展示了生活中的平凡和闲适,寄托了人们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涧雨涨来流浅濑,山风扫过断纤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当地文化和人才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够在石桥柱上题诗,为这个地方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整首诗以简练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的画面,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传递出对时间变化和历史沉淀的思考。诗中透露出对宁静、自然和文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和对人文景观的留恋之情。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递出深邃的诗意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和品味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静躁各所好,是非安能辨。声利如我仇,云泉若相勉。寂寂深林中,芳兰自堪搴。
除坛西郊,坎其声鼓。百灵至止,结来作主。秬鬯湛淡,玉斝觩觖。是谓嘉德,神其安留。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杖藜出北郭,山阿延余晖。屏营立高原,霜飚吹我衣。牛羊稍绝迹,聚落灯火稀。顾我岂无家,废置不得归。大田已芜没,故丘人亦非。终当问遗老,何如丁令威。
上封台观静,夕霁景偏清。月下闻禅语,风中有磬声。龙池留古足,雁塔寄余情。借问房前树,东窗忽偃生。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