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自况三首》

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
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自况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满天风月为官守,
遍地云山是事权。
唯我敢开无意口,
对人高道不妨言。

中文译文:
沉浸在朝官的职责中,
我感受到遍布天空的风月,
四周的云山无不归于我权力之下。
只有我敢于毫无目的地开口,
对于高尚的道理,与人分享并无妨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邵雍写的《自况三首》之一,表达了作者的自我理解和态度。邵雍是宋代的一位知名哲学家、文化名人,他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自身地位和责任的思考。

首先,他提到"满天风月为官守",描绘了他作为一位官员的身份和职责。这句话意味着他在官场中尽职尽责,但也可能暗示官场的虚华和功利。

接下来,他说"遍地云山是事权",这句话表明他作为官员,拥有广泛的权力和责任。云山象征着自然和人民的命运,邵雍意味着他所承担的责任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

然后,他说"唯我敢开无意口",意味着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即使这些言辞可能没有特定目的。这表明他对于言辞的自由和坦率。

最后,他说"对人高道不妨言",表达了他的态度和信念。他认为对于高尚的道理,人们应该敢于说出来,不应受到任何限制和禁止。

整首诗词透露出邵雍作为一位官员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言辞和真理的追求。他鼓励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否受到限制。这首诗词展示了邵雍的独立思考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 《浔阳春三首(元和十二年作)》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 《七夕分韵得丝字》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 《别绶老》

    无端流落迫残年,三十南山访老禅。未契安心了难觅,不如同世且随缘。频移竹几负寒日,旋拾松梢炊晚烟。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

  •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末俗何由到古人,伤心祠室漫史存。风榱雨栋那堪说,石刻污漫像设昏。

  • 《巫山一段云 白岳晴云》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晴云弄色蔼林丘。雨意未能休。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明朝去学种瓜侯。身世寄菟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