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无过客,终日懒衣冠。
身贱埋名易,家贫徇俗难。
就风移卧榻,选竹作渔竿。
赖有青山色,长年得笑看。
《自遣》是明代诗人顾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衡门无过客,
终日懒衣冠。
身贱埋名易,
家贫徇俗难。
就风移卧榻,
选竹作渔竿。
赖有青山色,
长年得笑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放逐寂寞的心情。作者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地方,衡门罕有访客,他整日里懒散地不愿束缚于尘世的衣冠。他身份卑微,名声被埋没的容易,家境贫寒迎合世俗的难以为继。为了逃避现实的压迫,他迁移自己的床榻随风而去,选择竹子制作渔竿。幸好,他可以仰望青山的美景,长年欣赏它们,从而得到一丝欢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描写自己清贫的身世和无处安放的心境,作者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远离繁杂的人世,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青山的存在成为他心灵的慰藉,长年笑看山色,意味着他通过欣赏自然的景色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快乐。整首诗以自我的表达为主线,写出了作者不愿拘泥世俗的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境遇,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它既表达了明代社会底层人们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心灵寄托的渴望。同时,这首诗还以山水自然为背景,凸显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虎眼春波溢宕沟,万艘衔尾饷史州。控淮引海无穷利,枉是滔滔本浊流。
小舸悠扬亦乐哉!迢迢故取北村回。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乐岁共忘东作苦,残租不待急符催。旧邻父老暌离久,唤取开颜把一杯。
草泥融处堕蔫红,社近寒生雨又风。未办把杯供一醉,花开花落太匆匆。
药鼎无时手自煎,万囊长在枕头边。罪今脱矣从头白,病已安之用涕涟。始悟旧诗成卦影,只消崇道了天年。故人读罢知余喜,遥举真珠百斛泉。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
脱巾无计避炎熇,安得长风上泬寥。自浴寒泉眉子砚,时浇苍石胆瓶蕉。老来转觉身为累,贫甚岂为山可樵。坐想草亭新竹上,一林碎月玉翛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