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何处是便宜,正是西郊散脚时。
天地春风和气裹,绿扬堤上瘦筇枝。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述九首》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翁何处是便宜,
正是西郊散脚时。
天地春风和气裹,
绿扬堤上瘦筇枝。
诗意:
这位山中老翁,身处何处最宜居呢?
正是在春天的午后,他在西郊漫步。
整个天地都被春风所包围,
在绿河堤岸上,细长的竹枝摇曳。
赏析:
《自述九首》是一首景物描写的诗词,通过描绘山中老翁的行踪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首句"山翁何处是便宜",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老翁居住环境的好奇,想要知道什么地方最适合他居住。
第二句"正是西郊散脚时",描绘了老翁在春天的午后漫步于西郊的情景。这里的"散脚"意味着休闲、散步,表现了老翁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的愉悦。
第三句"天地春风和气裹",通过"春风和气"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充盈在天地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舒适和宜人。
最后一句"绿扬堤上瘦筇枝",描绘了堤岸上细长的竹枝摇曳的景象。这里的"瘦筇枝"形容了竹枝的纤细,展示了自然界细腻而富有韵律的景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方式,将读者带入了山中老翁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春夏季孟间,草木蔽山骨。青苍霭芳华,烟霏相出没。适从忧患场,观化超理窟。无心岫间云,有定水中月。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尚拟鸣銮一游豫,还陪英衮奉严宸。
与我迭知已,喜君初得官。时来宁论晚,身健莫辞难。访雪牵魂梦,停云寄肺肝。斯文元气在,努力好加餐。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搏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