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五十九年非,本自无知底用疑。
已往方来俱梦境,是非元不较毫厘。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叹》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叹
休言五十九年非,
本自无知底用疑。
已往方来俱梦境,
是非元不较毫厘。
中文译文:
停止吧,不要再说我五十九年来的错误,
本来就无知而产生怀疑。
过去与现在都只是一场梦境,
对错根本无法分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五十九年来所犯错误的忏悔和自省。诗人表示,他本来就缺乏智慧,常常怀疑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是否正确。然而,他认识到过去和现在都只是虚幻的梦境,对错无法细细分辨。这里的"已往"和"方来"指的是过去和现在,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只是一种虚妄的幻觉,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事无常的领悟。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诗人通过"梦境"的隐喻,暗示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虚幻。他认识到人生的种种纷繁复杂,无论是对错是非,都无法用细小的单位来衡量。这种超然的态度,表现出诗人对尘世间纷扰的超越,体现了一种超越物欲和功名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通过揭示生命的虚幻和对是非对错的怀疑,表达了对尘世间繁杂事物的超脱态度,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空间。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