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
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
中文译文:
颠倒儒冠二十春,
归来重喜访僧邻。
千奔万竞无穷竭,
老竹枯松特地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刘涣归乡时,在一座寺庙的壁上题写的两首绝句。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人生经历和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赏析:
诗的首句“颠倒儒冠二十春”,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风华和朝气。儒冠是儒家学者的标志,二十春指的是二十岁的年华。诗人颠倒儒冠,意味着在年轻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归乡重返故地的喜悦之情,“归来重喜访僧邻”。归乡后,作者欢喜地再次去拜访了隔壁的僧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关注。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变化和生命循环的思考。“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千奔万竞指的是无数的河水奔流不息,老竹枯松是指枯萎的竹子和松树。诗人描写了自然界中的流动和落败,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世事的更替。
最后两句中,“特地新”给人一种希望和新生的感觉。即使老竹和枯松已经衰败,但它们依然能在这片特殊而独特的土地上生长,展示出新的生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命的希冀,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人生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循环的思考。通过诗人对归乡与故地、人生与自然的对比与映照,抒发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坚守以及对生命和未来的希望。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