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紫萸香慢 送雁》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飚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
秋声,宿定还惊。
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作品评述

《紫萸香慢 送雁》是清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紫萸香慢 送雁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飚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
秋声,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译文:

送雁

心中憾恨犹如沙蓬,随着别人的转移,更加怜爱雾中的柳树难以重现青翠。
我问那北征的雁儿,何时能够回到暖和的龙庭。
此刻正是茫茫烟雪之中,与鲜艳的烈风一同,送别长城。

向并门的地方稍等片刻,白发如雪的牧羊人啊,正在海上,手携着李卿。
秋天的声音,宿舍里依然惊扰不安。忧愁之中的月亮,已经不再明亮。
悲伤的笛声四起,衣砧声断续,整夜伤感不断。
跨着羊儿的小孩争相射箭,怎能抵达那白色的蘋汀(指边塞)。
纵然长天遍布人迹,逆风飞去的信函,毛羽随处飘零,书信未能寄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边塞送别北征雁儿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诗人用“紫萸香慢”来开头,形容离别时的惆怅和不舍。他感叹自己像飘萍一样随波逐流,而那熟悉的柳树却无法再次变得青翠,映衬了他内心的伤感。

诗中提到了“龙庭”,指的是皇帝的宫庭,诗人向北征的雁儿询问何时能够回到暖和的宫廷,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和对和平的祈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边塞的景象,烟雪飘渺,烈风千里,诗人将这壮丽的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北征雁儿的送别。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诗人在边塞牧羊的情景,他在海边与李卿相伴,感叹秋天的声音依然扰乱他的心绪,月亮不再明亮。悲伤的笛声回荡在夜空中,衣砧声不断,诗人的情绪愈发沉重。

最后几句描述了边塞少年们比赛射箭的场景,诗人对他们的能力和勇气表示赞叹,但他也明白他们很难到达那遥远的边塞地区。诗人感慨长天遍布人迹,但逆风飞去的书信无法寄达,毛羽随处飘零,反映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沟通的困难。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边塞的生活场景,诗人展示了他对家乡和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边塞人民的敬佩和同情。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忧愁,展现了屈大均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 《益寿美金花》

    返观三景。增得灵砂盈满鼎。光耀华婴。点化琅?宇宙清。江天夜月。宝桂玲珑澄皎洁。惟我亲栽。有似琼花火里开。

  • 《题李伯时渭城送客图用知几韵》

    龙眠幻出摩诘句,想见落笔怀抱空。只有古今情不尽,渭城杨柳几春风。

  • 《秋兴》

    水影沉云冷碧天,自撑小艇摘湖莲。忽然吟得西风句,正在斜阳落雁边。

  • 《题适庄茅亭》

    屋角园虽小,幽深隔市尘。杖藜时自适,杯酒乐天真。松磴规模古,茅檐日月新。闲花三十种,相对四时春。

  •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