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即嫔嫱非并后,公卿虽备要严徐。
黄裳敢僣夫人服,紫袖聊瞻御坐裾。
石韫山辉元倚玉,媠飞海运本名鱼。
莫因韩李同佳传,便废千年太史书。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子中兄再示新诗以妃为僭次韵解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妃即嫔嫱非并后,
公卿虽备要严徐。
黄裳敢僣夫人服,
紫袖聊瞻御坐裾。
石韫山辉元倚玉,
媠飞海运本名鱼。
莫因韩李同佳传,
便废千年太史书。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周必大用以嘲笑当时社会上对妃嫔的过分崇拜和虚伪的态度。作者用讽刺的笔调,表达了对于权贵们对妃嫔的过度关注和捧场的不满,以及对文人士大夫过于浮华的生活方式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上对妃嫔的迷恋和虚伪的态度的批判。首先,作者指出妃嫔并非都能并列于后妃之中,公卿们虽然备受重视,却需要严守规矩。这是在暗示权贵们对妃嫔的虚情假意和不公平的待遇。
接着,作者以具体的形象描写黄裳和紫袖。黄裳是指一种黄色的衣袍,敢于模仿夫人的服饰,显示出对权贵们虚伪行为的讽刺。紫袖则是指一种紫色的袖子,表示文人的装束。作者用“聊瞻御坐裾”形容文人在宴会上仰视权贵们,暗示他们过于追求虚荣和捧场的行为。
接下来,作者通过描写石韫山和媠飞海运,突出了对于真正才华和美丽的追求。石韫山是指一种美丽的宝石,而媠飞海运则是指一种名贵的鱼。作者通过这些形象,暗示真正的才华和美丽并不是权贵们所追求的虚荣和虚伪的外表。
最后,作者警示人们不要因为韩李等人的美好传说而荒废了千年的历史记载。这是对于那些追求虚荣和外表的人们,以及对于盲目崇拜权贵的态度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嘲讽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对妃嫔的过分追求和虚伪的态度,以及对于真正才华和美丽的忽视。它是作者对于社会上虚伪和浮华现象的批评,倡导真实和真正的价值观。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微雨空山夜洗兵,绣衣朝拂海云清。幕中运策心应苦,马上吟诗卷已成。离亭不惜花源醉,古道犹看蔓草生。因说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陇关情。
苍茫腊雪欲成泥,又见东风上柳枯。万事过前浑是梦,百年投老只添悲。功名末路收常晚,节物惊心空自知。千里故人犹念我,书来辛苦话相思。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向背有感态,纤稼无定姿。最怜花脱后,全似蕊包时。
兹山余初来,掩冉柿叶青。相去未三月,柿花亦已零。乃兹寻去路,累累满空庭。人生岂无情,眷眷不忍行。严霜八九月,百草不复荣。唯君粲丹实,独挂秋空明。寄语看园翁,勿使堕秋风。愿比樱桃春,置之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