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作品评述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林逋在湖上青山旁建造自己的寿堂,并以此书写了一首绝句来表达他的志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上青山对结庐,
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湖上青山旁的寿堂和坟头秋色的凄凉,表达了林逋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他选择在湖山之间建造寿堂,显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寿堂象征着长寿和永恒,而坟头的秋色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林逋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期望。茂陵是古代帝王的陵墓,他希望将来有人在茂陵中寻找他的遗稿,以此传承他的文学成就。而“曾无封禅书”则表明他并不追求权势和荣耀,而是专注于文学创作。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林逋对生死和文学的思考,展示了他独立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它既有着深刻的哲理,又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志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古风》

    功名如博戏,大叫或作卢。文辞组绣耳,初不系贤愚。负恃已可笑,憎嫉真区区。平生学金丹,我岂斯人徒?啸歌醉自和,颜鬓老不枯。却後五百年,烟雨钓镜湖。

  • 《缘识》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是虚。缘起生中平等用,直须乐道善心居。

  •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

    纷纷轻薄溺寒灰,真惜暮年迟死来。三复阿房宫赋语,后人更有后人哀。

  • 《题报恩寺惟照上人房》

    上界雨色干,凉宫日迟迟。水文披菡萏,山翠动罘罳.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闲墀。手萦颇黎缕,愿证黄金姿。旋草阶下生,看心当此时。

  • 《宏智禅师真赞》

    死诸葛走生仲達,死姚崇賣生张说。看渠临了一著子,诸方倒退三十里。

  • 《入关》

    古道槐花满树开,入关时节一蝉催。出门唯恐不先到,当路有谁长待来。似箭年光还可惜,如蓬生计更堪哀。故园若有渔舟在,应挂云帆早个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