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搪,笔画:13,拼音:táng,部首:扌

    简解

    搪〈动〉 (形声。从手,唐声。本义张) 同本义 搪,张也。--《方言十三》。郭注谓彀张也。” 抵挡 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塘。--《西游记》。又如搪不住风雨;搪拒(抵御,抗拒);搪撑(牴触);搪报(紧急军情报告);搪撞(冲撞,冒犯);搪击(抗击);搪突(冒犯;抵触;接触) 敷衍,应付,马马虎虎干 骗取,混 搪得几碗酒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那厮一地里去塘酒吃,只是搬是弄非。╠ 搪táng ⒈挡,抵挡~风。 ⒉抹上,涂上~瓷。~墙壁。~炉子。 ⒊敷衍,支 吾~差事。~责(敷衍塞责,不负责任)。 ⒋加工切削机器零件的眼孔~床。

    详解

    搪 tang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3 搪 evade; keep out; spread over; 搪 táng 〈动〉 (1) (形声。从手,唐声。本义张) (2) 同本义 [draw] 搪,张也。--《方言十三》。郭注谓彀张也。” (3) 抵挡 [keep out;ward off] 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塘。--《西游记》。又如搪不住风雨;搪拒(抵御,抗拒);搪撑(牴触);搪报(紧急军情报告);搪撞(冲撞,冒犯);搪击(抗击);搪突(冒犯;抵触;接触) (4) 敷衍,应付,马马虎虎干 [perform one's duty negligently;gloss over;elaborate]。如搪抹(敷衍);搪差使;你先搪一阵,等我回来再说 (5) 骗取,混 [take pertunctorily] 搪得几碗酒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那厮一地里去塘酒吃,只是搬是弄非。--《水浒传》 (6) 荡;划 [paddle] 只见那只船搪将开去。--《水浒传》 (7) 均匀涂抹 [daub;clay over]。如搪泥;四壁用细泥搪过 搪瓷 tángcí [enamel] 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似的成分,熔结在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作为装饰或保护层,或作为彩饰的基底 搪塞 tángsè [do one's duties perfunctorily;stall;evade] 塘堤有万孔,只塞其一。引申为敷衍,不负责 唐有万穴。塞其一,鱼遽无由出。--《淮南子·人间训》 我们不要用搪塞真相的解释来欺骗自己 他非常的着急,甚至于忘了先搪塞一下,往后再慢慢的去想办法。--老舍《四世同堂》 搪 táng ㄊㄤˊ (1) 挡,抵拒~风。~寒。~饥。 (2) 支吾,敷衍~塞(sè)。 (3) 均匀地涂上泥或涂料~瓷。~炉子。 (4) 同镗2”②。 郑码dtxj,u642a,gbkccc2 笔画数13,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135112251

  • 涪〈名〉 水名 古州名 涪 fú涪江,源头在四川省,流经重庆市,入嘉陵江。 涪póu 1.见"涪沤"。

  • 祰gào 1.古代祭礼之一,即告祭。 2.祷告。 3.古代祭礼之一,即报祭。 4.感谢。

  •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 此);新

  • 轺 古代轻便的小马车 轺,小车也。--《说文》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史记季布列传》 亲迎立轺并马。--《汉书平帝纪》 又如轺车(用一匹马拉的轻便车子。可当兵车);轺轩(轻便的马车。也作轺辂、轺驾) 使节所用之车 轺yáo

  •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 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论衡奇怪》 肃肃兔羋。--《诗召南兔置》 兔曰明视。--《礼记曲礼》 兔走触株。--《韩非子五蠹》 冀复得兔。

  • 饤dìng 1.贮食;堆放食品于器。一般供陈设。 2.引申为准备﹑安排食品。 3.量词。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