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 蚜虫ˇ虫名。通称腻虫 蚜yá蚜虫,也叫"蜜虫"(因能分泌一种甜汁故名),俗称"腻虫"。体小,绿色,也有黄色或褐色的。有翅或无翅。种类很多,如麦~虫、菜~虫、棉~虫、桃~虫等,都是害虫 。吸食农作物的幼苗或嫩叶的汁液,桅很大消灭~虫。
蚜 ya 部首 虫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0 蚜 aphid; 蚜 yá 蚜虫ˇ虫名。通称腻虫 [aphid] 一种害虫,生在豆类、棉花、菜类、稻、麦等的幼苗上,吸食嫩芽的汁液,能分泌一种甜液,古名竹虫,今称木虱,通称蚜虫” 蚜 yá ㄧㄚˊ 〔~虫〕昆虫,是农业害虫。亦称蜜虫”、腻虫”。 郑码ihi,u869c,gbkd1c1 笔画数10,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1523
邺 (形声。从邑,业声。本义邺城) 同本义 的首都。隋复为邺县,宋废。故址在今河北省监漳县西,河南什阳市北 邺(鄴)yè〈古〉都邑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和河南什阳等境内。
拻hu 1.相击打。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照,明也。--《说文》 亦孔之炤。--《诗小雅正月》 月出照兮。--《诗陈风月出》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 远近照闻。--《郯令景君阙铭》 盛德炤明。--《谯敏碑》 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又如照彻(透明晶莹
讻 (形声。从言,凶声。本义争辩) 同本义 讻,说也。--《说文》。六书故引唐本说文,讼也。 讻,讼也。--《尔雅》 听漠漠而以为唌唌。--《荀子解蔽》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讻。--宋曾巩《青云亭闲望》 不告于讻,在泮献功。--《诗鲁颂泮水》 辩讼公门之下,讻讻不可胜听。--《盐铁论
簋〈名〉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周礼舍人》注 二簋可用享。--《易损》 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 宰夫设黍稷六簋。--《仪礼公食礼》 陈浪簋。--《诗小雅伐木》
伩xìn 1."信1"的不规范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