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同本义 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 行列,通佾 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不当行为;过失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 佚 散失 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 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 佚dié〈动〉通"迭"轮流,更替>《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四国~兴" 佚yì 1.隐遁;不为世用。 2.奔逸;逃亡。 3.指使奔逸﹔使逃亡。 4.安逸﹔安乐。 5.指使安逸;使安乐。 6.放逸;恣纵。 7.过失;错误。 8.失落;散失。 9.淫。参 见"佚女"﹑"佚乱"。 10.通"轶"。超越,超过。 11.通"呹"。迅疾貌。 12.通"昳"。美。参见"佚女"。 13.通"佾"。古代乐舞的行列。 14.姓。春秋有佚之孤。见《左 传.僖公三十年》。
佚 yi 部首 亻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 佚 yì (1)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2) 同本义 [recluse;hermit] 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 (4) 行列,通佾 [ranks] 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5) 不当行为;过失 [fault]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 佚 yì (1) 散失 [be lost] 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 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 (2)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佚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3) 弃用;逃亡 [be discarded;escape] 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朱熹注遗佚,放弃也 其佚获奈何?--《公羊传·成公二年》。注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 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子·宥坐》 (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马(逸马。逃逸的马) 佚 yì (1) 放荡;放纵 [dissolute]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邢昺疏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也。 男女淫佚。--《汉书》 (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 (3) 通逸”。安逸 [easy] 佚,乐也。--《广雅》 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注佚与逸同。” 乐佚游。--《论语·季氏》 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 安于佚乐。--宋·苏轼《教战守》 (4) 又如佚志(安逸图乐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办法);佚乐(放逸游乐) (5) 美丽 [beautiful] 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清·洪《长生殿》 (6) 又如佚女(美丽的女子) 佚1 yì ㄧ╝ (1) 同逸”②③。 (2) 放荡淫~。~游。 (3) 美~女。 (4) 姓。 郑码nmod,u4f5a,gbkd8fd 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1134 佚2 dié ㄉㄧㄝˊ 古同迭”,轮流,更替。 郑码nmod,u4f5a,gbkd8fd 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1134
湡yú 1.地名。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瀚 (形声。从水,翰声。本义瀚海古代指北方的大海。明代以来指戈壁沙漠) 同本义 等典故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唐高适《燕歌行》 沙漠 瀚〈形〉 水浩大的样子;广大 浩浩瀚瀚。--《淮南子俶真》 又如瀚瀚(广大的样子);浩瀚(广大辽阔的样子);瀚漫(广大的样子);瀚浩(浩
冺 (形声。从水,民声。本义灭,尽) 同本义 泯然众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泯灭,泯没 泯 乱;混乱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陆机《答贾长渊》 又如泯杂(混杂;乱杂);泯泯(纷乱的样子) 泯除 泯除杂念 泯灭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三国志钟会传》 难以泯
昃 (形声。从日,仄声。本义太阳西斜) 同本义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说文》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易离》 日中昃。--《书无逸》 日下昃。--《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 倾斜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清方朝诗 昃zè太阳西斜。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畢,田网也。--《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