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同本义 惩,戒也。--《玉篇》 惩,恐也。--《广雅》 则民有所惩。--《礼记·表记》 不惩其心。--《诗·小雅·节南山》 又如惩毖(受创于前,当戒慎于后);惩纠(告戒督察);惩示(警告) 处罚 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 惩肆而去贪。--《左传·成公三十一年》 又如惩劝(责罚与奖赏);惩恶劝善(贬斥坏人,奖励好人);惩创(惩戒;警惕) 改定 变律改经,一皆惩革。--陆倕《新刻漏铭》 克制;制止 惩 chéng ①处罚~处。 ②警戒~前毖后。 【惩恶劝善】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惩戒】通过惩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 【惩前毖后】以过去的教训为警戒,谨防以后重犯错误。毖使谨慎。 惩(懲)chéng ⒈警戒~前毖后。 ⒉责罚,处罚~罚。~办。严~。
惩 cheng 部首 心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 惩 punish; 惩 (1) 懲 chéng (2)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3)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guard against;warn] 惩,戒也。--《玉篇》 惩,恐也。--《广雅》 则民有所惩。--《礼记·表记》 不惩其心。--《诗·小雅·节南山》 (4) 又如惩毖(受创于前,当戒慎于后);惩纠(告戒督察);惩示(警告) (5) 处罚 [penalize;punish] 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 惩肆而去贪。--《左传·成公三十一年》 (6) 又如惩劝(责罚与奖赏);惩恶劝善(贬斥坏人,奖励好人);惩创(惩戒;警惕) (7) 改定 [change] 变律改经,一皆惩革。--陆倕《新刻漏铭》 (8) 克制;制止 [restrain;stop]。如惩忿(克制忿怒) 惩办 chéngbàn [punish] 惩罚治罪 严加惩办 惩处 chéngchǔ [discipline;penalize] 惩办 遭受禁闭惩处的学员 惩罚 chéngfá (1) [punish]∶惩戒;责罚;处罚 惩罚坏人 (2) [discipline]∶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 看到许多可怜的奴隶正在鞭打惩罚自己 惩戒 chéngjiè (1) [punish sb. to teach him a lesson]∶惩罚以示警戒 吊销执照以示惩戒 (2) [discipline sb.as a warning]∶以前失为戒 惩前毖后 chéngqián-bìhòu [learn a lesson from the past to avoid future mistakes] 惩处以前的过错,戒慎今后再犯 惩一戒百 chéngyī-jièbǎi [make an example of sb.] 惩罚一个人,警告成百个人 惩一警百 chéngyī-jǐngbǎi [punish one as a warning to a hundred] 惩罚一个人,警告成百人 惩 (懲) chěng ㄔㄥˇ (1) 戒止~前毖后。 (2) 处罚,警戒严~。~罚。~办。~戒。~治。~一警百。 (3) 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郑码oiiw,u60e9,gbkb3cd 笔画数12,部首心,笔顺编号332121214544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