蜮 (形声。从虫。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同本义 为鬼为魊。--《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 蜮伤躬只。--《楚辞·大招》 又如蜮势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凶恶吓人的样子);蜮祥(灾变将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 蜮(魊)yù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射。妖为鬼~必成灾(鬼蜮〈喻〉阴险的人)。 蜮guō 1.蛤蟆。
蜮 yu 部首 虫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4 蜮 (1) 魊 yù (2) (形声。从虫,或(yù)声。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3) 同本义 [a fabulous creature,said to be like a turtle and blow poisonous sand in man's face] 为鬼为魊。--《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 蜮伤躬只。--《楚辞·大招》 (4) 又如蜮势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凶恶吓人的样子);蜮祥(灾变将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5)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a kind of injurious insect]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 蜮 yù ㄩ╝ 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鬼~(喻阴险的人)。 郑码ihja,u872e,gbkf2e2 笔画数14,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12511534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
馼fén 1.见"馼駈"。
祗 (形声。从示,氐声。本义恭敬) 同本义 祗,敬也。--《说文》 日尹祗敬六德。--《书皋陶谟》 上帝是祗。--《诗商颂长发》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祗,祗敬也。--《广雅》 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左传》 又如祗候人(在官府执役的小官史);祗候(恭敬
堌gù河堤。多用于地名牛王~,在河南省。青~集,在山东省。
囘huí1.古同"回"。
蓰 (形声。徙声。本义五倍为蓰) 同本义 岂倍蓰之可比。--《广东军务记》 蓰x五倍倍~(一倍和五倍,泛指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