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同本义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喻潜藏而未披露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蛰(蟯)zhé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伏。~虫。入~。惊~。〈喻〉人隐藏不出~居。
蛰 zhe 部首 虫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2 蛰 hibernate; 蛰 (1) 蟯 zhé (2)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3) 同本义 [hibernate]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4) 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5)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seclude]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6) 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7) 喻潜藏而未披露 [conceal]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蛰藏 zhécáng [torpor] 蛰居,潜藏 蛰藏于洞窟之中 蛰虫 zhéchóng [dormant insect] 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虫子 蛰伏 zhéfú (1) [torpor]∶动物冬眠 (2) [live in seclusion]∶指人蛰居 蛰伏家中 蛰居 zhéjū [live in seclusion] 长期隐居在某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蛰居山村 蛰 (蟯) zhé ㄓㄜˊ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惊~。~伏。~虫。~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藏(cáng)。 郑码dqi,u86f0,gbkd5dd 笔画数12,部首虫,笔顺编号121354251214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