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炙,笔画:8,拼音:zhì,部首:火

    简解

    炙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同本义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 炙zhì ⒈烤~肥牛。~羊肉。 ⒉烤的肉脍(切细的肉)~人口(〈喻〉诗文等受人赞扬和传诵)。 ⒊受熏染亲~(〈喻〉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详解

    炙 zhi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 炙 roast; 炙 zhì (1)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 同本义 [broil;roast]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3)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鱼(烧鱼) (4) 烧灼人体 [burn body] 翼侯炙。--《韩非子·难言》 炙胡巫上林中。--《汉书·戾太子传》。注烧也。”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 (5) 又如炙面(烧灼面孔);炙灼(烧灼) (6) 曝晒 [expose to the sun]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与山巨源绝交书》 (7) 又如炙灼(曝晒);炙浪(烤人的热浪);炙阳(让太阳曝晒) (8) 受熏陶 [be nurtured] 久仰芳名,无由亲炙。--《红楼梦》 (9)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 [a way of make chinese medicine] 炙甘草八分。--《红楼梦》 炙 zhì 烤熟的肉食 [roast meat] 把吃剩的残羹冷炙,翻的各处都是。--《官场现形记》 炙烤 zhìkǎo (1) [roast] (2) 在火上烤 (3) 曝晒过度 晚饭后太阳不再炙烤山谷 炙手可热 zhìshǒu-kěrè [the supreme arrogance of a person with great power] 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炙 zhì ㄓ╝ (1) 烤~兔。焚~忠良。~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2) 烤肉脍~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3) 喻受到熏陶亲~(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郑码rsuo,u7099,gbkd6cb 笔画数8,部首火,笔顺编号35444334

  • 筅 炊帚,刷帚。用竹丝等做成的洗刷锅、碗、杯等的用具 当中放着三抽屉桌,…以至茶筅、漱盂许多零星器具。--《儿女英雄传》 筅帚 筅(箲)xin〈方〉

  • 揶揄 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东观汉记王霸传》 揶yé

  • 蛹 动物学名词。指完全变态的昆虫 蛹,茧虫也。从虫,甬声。--《说文》。按,凡虫成茧后,体在中曰蛹,蚕其一也。 亦指蚕蛹 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蚕赋》 又如蛹卧(蚕蛹蜷伏茧中。比喻隐居不出);蛹壳(蛹羽化后剩下的外壳);蛹期(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在幼虫变化成蛹、蛹变为成虫

  • 饔 熟食 酒车酌礼,方驾授饔。--张衡《西京赋》 又如饔餐(饭食) 专指早餐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但是贾昌在家,朝饔夕餐,也还成个规矩,口中假意奉承几句。--《醒世恒言》 古代诸侯正式行聘礼时所送的肉类、已杀之牲 饔

  • 鎼xià ⒈罅”的讹字。

  • 鋐hóng 1.见"鋐鋐"。 2.器。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