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同本义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脚指头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 趾zhǐ ⒈脚~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 ⒉脚指头脚~。鹅、鸭、龟等~间有蹼。 ⒊〈古〉通"址"。地基遗~。亭亭(高大)峻~。
趾 zhi 部首 足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1 趾 toe; 趾 zhǐ (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2) 同本义 [foot]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4) 脚指头 [toe]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6) 支撑器物的脚 [leg] 鼎颠趾。--《易·鼎》 (7) 通址”。基址[foundation]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趾高气扬 zhǐgāo-qìyáng [hold one's head high] 脚抬得高高,得意扬扬,形容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样子 趾骨 zhǐgǔ [phalanx] 脚趾上各块骨的统称,拇趾两块,其他各趾均三块 趾甲 zhǐjiǎ [toenail] 脚趾尖上所生的坚硬角质物 趾 zhǐ ㄓˇ (1) 脚~高气扬。 (2) 脚指头~骨。~甲。 (3) 踪迹庶追芳~”。 (4) 古同址”。 郑码jiii,u8dbe,gbkd6ba 笔画数11,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2121
婢 (形声。从女,卑声。本义旧社会里被迫受剥削阶级役使的女子) 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婢,女之卑者也。--《说文》 使婢子侍执巾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注妾也。” 父母有婢子。--《礼记
瓎là 1.玉名。
妔〈形〉 (形声。本义傲慢) 同本义 妔,嫚也。…《虞书曰若丹朱妔。”--《说文》 帝曰无若丹朱妔。--《书益稷》 又如妔兀(傲慢) 突兀 矫健有力--常用以评述文章风格 妔〈名〉 夏代寒浞之子 异善射,妔荡舟。--《论语宪问》 妔ào ⒈同"傲"~气。~慢。 ⒉矫健此文排~。
虩xì 1.恐惧。 2.虫名。蝇虎。
濥yn 1.水潜行貌。
谄 (形声。从言,臽声。本义谄媚,曲意迎合 ) 同本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下》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谄臣(逢迎谄媚的臣子);谄言(谄媚的话) 谄 chn奉承;巴结~谀。 【谄媚】用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