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 支撑。通拄” 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于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论衡·谈天》 又如柱天(撑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挡住;阻塞 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三国志》 拄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刘知远诸宫调》 又如柱杖(手杖)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柱zhù ⒈支撑建筑物的构件木~。石~子。 ⒉像柱子的东西冰~。汞~。 ⒊ 柱zhǔ 1.见"柱夫"。 2.支撑;拄持。
柱 zhu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9 柱 columniation;mast;pole;post; 柱1 zhǔ (1) 支撑。通拄” [support] 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于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论衡·谈天》 (2) 又如柱天(撑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3) 挡住;阻塞 [stop] 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三国志》 (4) 拄 [lean on]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刘知远诸宫调》 (5) 又如柱杖(手杖) 另见zhù 柱2 zhù (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 同本义 [post;pillar;column]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4) 像柱子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column] 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另见zhǔ 柱廊 zhùláng [colonnade] 按一定间距安排的一系列或一排柱子,柱上常有额枋,有时还带附属部分(如铺砌地面、台基或屋顶) 柱身 zhùshēn [shaft] 柱头与基础之间的圆筒形柱身 柱石 zhùshí [pillar;mainstay] 支撑建筑物的立柱和石基。借指肩负国家重要使命的人 坚强柱石 柱子 zhùzi [column;pillar] 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 柱座 zhùzuò [column base] 柱子下面的底座或基石 柱 zhù ㄓㄨ╝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郑码fsc,u67f1,gbkd6f9 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1121
鲍 盐腌的鱼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姓 鲍老 鲍 bào ①见
埇yng 1.地名用字。安徽省有埇桥,广东省有埇头墟。
揆〈动〉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同本义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
鈌jué 1.马饰。 2.刺。参见"鈌云剑"。 3.用同"缺"。
齞s 1.鼠名。似鼬。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自拟己头。--晋干宝《搜神记》 且噬己也。--唐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