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动〉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芻。本义割草) 同本义 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用草喂牲口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又如刍养(饲养) 刍 〈名〉 喂牲畜的草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 刍 chú ①喂牲畜用的草~秣。 ②割草。 【刍议】谦辞。指自己粗浅的意见、议论。 刍(芻)chú ⒈割草~牧田中。 ⒉牲畜吃的草。 ⒊
刍 chu 部首 刀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 刍 (1) 芻 chú 〈动〉 (2)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芻。本义割草) (3) 同本义 [mow] 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4) 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5) 用草喂牲口 [feed]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6) 又如刍养(饲养) 刍 (1) 芻 chú 〈名〉 (2) 喂牲畜的草 [fodder]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 (3) 又如刍菽(饲养牛马 的草料);刍粟(粮草);刍薪(柴草);刍藁(饲养牲畜的干草);刍豆(草和豆);刍茭(干草);刍粮(刍食,刍粟,粮草);刍厩(饲料屋);刍灵(用茅草扎成的人马);刍藁(干草);刍菽(刍豆) (4) 谷类植物的茎杆 [straw] (5) 割草的人 [mower] 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旧唐书》 (6) 吃草的牲口 [animals that feed on grass]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7) 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 刍 (1) 芻 chú 〈形〉 (2) 浅陋,鄙俗 [mea-ger]。如刍语(谦辞。草野鄙陋者的议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今常用以谦称自己的言论。同刍议”);刍论(刍议。浅陋的议论) 刍豢 chúhuàn [livestock (cattle,sheep,etc)] 指牛羊猪狗等牲畜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史记·货殖列传》 刍秣 chúmò [fodder;hay] 喂牛马的草料 刍秣之式。--《周礼·大宰》。注养牛马禾谷也。” 刍荛 chúráo [grass or firewood collector]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大雅·板》 刍荛之微,先民询之。--刘开《问说》 刍议 chúyì [my meager opinion]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 皇图不隔于刍议。--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刍 (芻) chú ㄔㄨˊ (1)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2)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 (3) 草把~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郑码rxb,u520d,gbkdbbb 笔画数5,部首刀,笔顺编号35511
鲍 盐腌的鱼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姓 鲍老 鲍 bào ①见
埇yng 1.地名用字。安徽省有埇桥,广东省有埇头墟。
揆〈动〉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同本义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
鈌jué 1.马饰。 2.刺。参见"鈌云剑"。 3.用同"缺"。
齞s 1.鼠名。似鼬。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自拟己头。--晋干宝《搜神记》 且噬己也。--唐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