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 (形声。从手,垂声。本义棒打) 同本义 捶,以杖击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注捶笞皆杖击也。” 又如捶鼓;捶衣裳;捶楚(用杖或板拷打) 拳打 舂;捣 同锤”。锻,锻炼 捶 马杖。通箠” 檄以马捶。--《庄子·至乐》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捶马衔走。--《公羊传·定公八年 捶 chuí用拳头或棒槌敲打高兴得用力~了他一拳。~背。 捶(搥)chuí敲打~背。~打。~胸顿足。
捶 chui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捶 beat; pound; 捶 (1) 搥 chuí (2) (形声。从手,垂声。本义棒打) (3) 同本义 [beat] 捶,以杖击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注捶笞皆杖击也。” (4) 又如捶鼓;捶衣裳;捶楚(用杖或板拷打) (5) 拳打 [hit with fist]。如捶背;捶殴(殴打);捶胸跌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6) 舂;捣 [pestle]。如捶骨沥髓(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刮民财) (7) 同锤”。锻,锻炼 [forge]。如捶钩(锻打带钩);捶句(锤炼文句) 捶 chuí (1) 马杖。通箠” [whip] 檄以马捶。--《庄子·至乐》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捶马衔走。--《公羊传·定公八年》何注 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捶策(扬鞭击马) (3) 棍棒 [stick]。如捶表(即邮表。指立于边界邮舍旁的木制标志) 捶打 chuídǎ [beat] 反复打击 捶打地毯 捶击 chuíjī [thump] 用重物猛力敲打 捶胸 chuíxiōng [breast-beating] 作态以示抗议(如悲哀,愤怒,或自责) 捶胸顿足 chuíxiōng-dùnzú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 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 捶 chuí ㄔㄨㄟˊ 敲打~衣。~鼓。~打。~拓。~挞。~楚(古代的杖刑)。~胸顿足。 郑码dmeb,u6376,gbkb4b7 笔画数11,部首扌,笔顺编号12131212211
骭gàn ⒈肋骨。 ⒉小腿骨。
离 (形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
礞石 礞méng
浆 (从水,将声。本义饮料) 古代一种微酸的饮料 浆,酢浆也。--《说文》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浆水(一种饮料);浆糗(饮料与干粮) 浓厚的液体 浆 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衣服,使干后变硬变挺 浆(漿)jing ⒈较浓的液汁血~。
殆 (形声。从歹,台声。本义危险) 同本义 殆,危也。--《说文》 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书秦誓》。传危殆。” 晋有三不殆。--《左传昭公四年》。注危也。” 兵殆于垂沙。--《荀子议兵》。注谓危亡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三守不完
骞 (形声。从马,寒省声。本义马腹病,指腹部亏损低陷) 同本义 骞,马腹垫也。--《说文》。谓马腹低陷不充垫者,下也。 闵子骞名损,或曰即左襄廿三传之闵子马。--《史记弟子传》 骞,马腹垫也。臣锴曰腹病骞损。《诗》曰不骞不亏”。古人名损字骞。--五代徐锴《说文系传》 也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