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逮,笔画:11,拼音:dǎi,部首:辶

    简解

    逮 (形声。从辵,隶声。本义赶上;及;到) 同本义 逮,唐逮及也。--《说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公羊传·成公二年》 群后之逮在下。--《书·吕刑》 逮事父母。--《礼记·曲礼》 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 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曹植《七启》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论语·季氏》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逮及(达到,到了 逮 dǎi捉~鸟。又见dài。 逮 dài ①〈古〉到;及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荀子》)当恰当。 ②捉拿~捕。又见dǎi。 【逮捕】〈法〉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由司法机关为防止人犯逃跑、串供、伪造证据、毁灭罪证和继续犯罪等,依法剥夺人犯的人身自由,将其押解到一定场所羁押,以便于侦 查、起诉和审判。逮捕必须根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 逮dì 1.见"逮逮"﹑"逮行"。

    详解

    逮 dai 部首 辶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逮 capture; reach; 逮2 dài (1) (形声。从辵(chuò),隶(dài)声。本义赶上;及;到) (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sb. up;catch up with] 逮,唐逮及也。--《说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公羊传·成公二年》 群后之逮在下。--《书·吕刑》 逮事父母。--《礼记·曲礼》 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 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曹植《七启》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论语·季氏》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逮及(达到,到了某种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4) 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称逮”,人逃亡而追拿称捕”) [arrest] 以罪过连逮。--《史记·始皇纪》 逮治党与。--《汉书·王莽传》。注捕也。”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明·高启《博鸡者事》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被逮之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问罪);逮狱(逮捕入狱) 另见dǎi 逮捕 dàibǔ [arrest;commit to prison;take into custody] 捉拿 协约国要逮捕和惩罚战犯 逮捕证 dàibǔzhèng [arrest warrant] 逮捕人犯时必须出示的法律凭证 逮1 dài ㄉㄞ╝ (1) 到,及力有未~。 (2) 捉拿~捕。~系。 郑码wxkv,u902e,gbkb4fe 笔画数11,部首辶,笔顺编号51124134454

  • 斨qing〈古〉一种斧子。

  • 膒méi 1.见"膒膒"。

  • 讻 (形声。从言,凶声。本义争辩) 同本义 讻,说也。--《说文》。六书故引唐本说文,讼也。 讻,讼也。--《尔雅》 听漠漠而以为唌唌。--《荀子解蔽》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讻。--宋曾巩《青云亭闲望》 不告于讻,在泮献功。--《诗鲁颂泮水》 辩讼公门之下,讻讻不可胜听。--《盐铁论

  • 衄 鼻出血 衄,鼻出血也。从血,丑声。--《说文》。俗字作衵 春不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 此人奉使出门,卒尔鼻衄。--《大庄严论经》 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畏缩 未战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晋书》 挫折;挫伤;失败 莫不衵锐挫铓。--左思《吴都赋》 流闻东军失备,师徒

  • 偆chn 1.喜乐貌。 2.通"蠢"。动。

  • 醠〈名〉 清酒 醠,浊酒也。从酉,盎声。清于醴而浊于缇,沈者,礼经皆以盎为之。--《说文》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淮南子说林训》"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高诱注"醠,清酒。"宋梅尧臣《送渭州刘太保》诗"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