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 拂去 筛 无皮的罗儿掸三遍。--《中国民谣资料·孟姜女》 掸 shan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古国名 掸,西南夷国名。--《集韵》 掸 dǎn用掸子之类的东西轻轻拂扫或拍打,以去掉器物上的灰尘等~桌子、~衣服。又见shàn。 【掸子】用鸡毛或布条等绑成的除去灰尘的用具。 掸(撣)shàn ⒈〈古〉我国对傣族的称呼。 掸chán 1.牵引。 2.相缠不去。参见"掸掸"。 3.调戏。 掸tān 1.持不坚;瘫倒。 掸dàn 1.触。 2.用同"弹"。
掸 dan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掸 whisk; 掸1 (1) 撣 dǎn (2) 拂去 [brush;whisk]。如掸衣裳;掸尘(洗尘);掸笔(担笔。一种用掸尘、掸细粉的羊毫笔) (3) 筛 [sieve] 无皮的罗儿掸三遍。--《中国民谣资料·孟姜女》 另见shàn 掸瓶 dǎnpíng [whish vask] 用来插掸子的瓶,形制高,颈小腹大 掸子 dǎnzi [whisk;duster] 用鸡毛或布等捆在柄上捆扎成的除尘工具。如鸡毛掸子 掸2 shàn (1)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the dai (tai)nationality] (2) 古国名 [shan state]。故城一般认为在今缅甸掸邦 掸,西南夷国名。--《集韵》 另见dǎn 掸1 (撣) dǎn ㄉㄢˇ (1) 用鸡毛或布条绑成的除尘用具~子。~帚。~甩子。 (2) 用掸子轻轻拂打或抽~得很干净。 郑码duke,u63b8,gbkb5a7 笔画数11,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3251112 whisk; 掸2 (撣) shàn ㄕㄢ╝ (1)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2) 缅甸民族之一,大多数居住在掸邦。 郑码duke,u63b8,gbkb5a7 笔画数11,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3251112
秩 (形声。从禾,失声。本义聚积) 同本义 秩,积也。--《说文》 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 九十日有秩。--《礼记王制》 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管子》 又如秩秩(积聚的样子) 按次序排列 天秩有理。--《书皋陶谟》 祭祀 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柿 柿树 柿树属落叶乔木,品种很多,叶子椭圆形或倒卵形,背面有绒毛,花黄白色。结浆果,扁圆形或圆锥形,橙黄色或红色,可以吃。如柿叶(柿树的叶子) 这种植物的果实。如柿糕(用糯米和干柿制成的一种食品) 柿shì落叶乔木。花黄白色。果实叫柿子,可吃或制柿饼等食用。木材可
蝻〈名〉 蝻子 蝻nn蝗的幼虫,仅有翅芽,还没有长翅膀。也叫"蝻子"、"蝻儿"消灭~儿。
缭 (形声。从糸,表示与丝有关尞声。本义缠绕) 同本义 缭,缠也。--《说文》 再缭四寸。--《礼记玉藻》。疏绕也。” 弗缭。--《仪礼乡饮酒礼》。注犹絞也。” 肠纷纭以缭转兮。--《楚辞怨思》 缭之兮杜衡。--屈原《九歌湘夫人》 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后
献 (会意。从犬,鬳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又如
揪〈名〉 落叶乔木,干高叶大,夏天开黄绿色细花,木材质地致密,可做器具 揪,梓也。--《说文》 望长楸而太息兮。--《楚辞哀郢》 棋盘 楸qi落叶乔木,干高叶大,夏季开白色带有紫斑的花,果实细长。木材致密,耐湿,供建筑、造船、制器具等。种子可供药用。叶可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