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曡,笔画:13,拼音:dié,部首:又

    简解

    叠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振作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轻击 叠 dié ①重复地堆;累积重~。 ②折叠~衣服。 【叠罗汉】人上架人,组合成各种样式,是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 【叠韵】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如'翩跹'、'昂扬'等。 【叠嶂】重叠的山峰。

    详解

    叠 die 部首 又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13 叠 pile up;repeat;fold;furl; 叠 (1) 曡、痓 dié (2)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3) 同本义 [pile(up);overlap]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4)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5)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fold]。如叠被子;叠衣服 (6) 振作 [bestir]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7) 轻击 [鼓] [knock at]。如叠鼓(轻轻地连续击鼓) (8) 惧怕 [fear]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叠 dié 连续;接连 [on end;in succession]。如叠次(迭次。一次又一次);叠连(重复;连接);叠接(连续收到) 叠 dié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pile]。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sheaf]。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叠层 diécéng [stromatolite] 岩床状火成岩侵入体,伸入到沉积层中去,并与其构成一种复合层 叠床架屋 diéchuáng-jiàwū [nedless duplication as piling one bed upon another or building one house on top of another;senseless piling up of phrases]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叠叠 diédié [overlap upon overlap] 层层重叠的样子 叠加 diéjiā [superpose] 使一物与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与之共存 使一个电波叠加在另一电波上 叠句 diéjù (1) [chorus]∶在一定间隔(如一段歌曲未尾的副歌)之后重复的歌曲或赞美诗的一部分 (2) [refrain reiterative sentence]∶诗或歌的叠句;尤指在每节诗歌后重复的诗句叠句的音乐配曲 叠梁 diéliáng [stoplog] 指原木、厚木板、钢梁或混凝土梁等,安置在墙与墙或墩与墩之间的凹槽内或导轨内,以便防止水流通过坝、管道或其他渠道等的开口 叠岭 diélǐng [overlaping mountain ridges] 重叠的山岭 叠罗汉 diéluóhàn [make a human] 杂技表演项目之一,即人上架人,重叠成各种形式 叠片 diépiàn [stack] 用来研究电离粒子径迹的一种同时暴露于射线下的乳胶叠片 叠印 diéyìn (1) [surprint] [摄] (2) 把一个影像重叠印在一个预先印好的影像上 (3) 把标题、字幕或其他图像印到一个画面上去 叠韵 diéyùn [vowel rhyme;assonance] 韵母相同的两个字构成词,叫叠韵 叠置 diézhì [superpose] 放在…上面 连续两天拍的照相底片可以叠置 叠 dié ㄉㄧㄝˊ (1) 重复,累积重(chóng)~。层见~出。~罗汉。~韵。~嶂。~翠。 (2) 摺摺~。铺床~被。 (3) 乐曲的重复演奏阳关三~。 郑码xswl,u53e0,gbkb5fe 笔画数13,部首又,笔顺编号5454544525111

  •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