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同本义 掌五兵五盾。--《周礼·司兵》。注干橹之属。司戈盾、及舍设藩盾。” 又如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盾形的物品 盾牌 比喻推托的借口 盾 dùn ①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的防身武器。 ②盾形的东西金~。 ④荷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本位货币。 盾yǔn 1.见"中盾"。
盾 dun 部首 目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9 盾 dong;guilder;shield; 矛; 盾 dùn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2) 同本义 [shield] 掌五兵五盾。--《周礼·司兵》。注干橹之属。司戈盾、及舍设藩盾。” (3) 又如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4) 盾形的物品 [shield-shaped thing]。如银盾;金盾 盾牌 dùnpái [shield;(tig)pretext;excuse] 戴在手臂上或用柄握在手中的一块宽的护甲(如用金属、木头或皮革做的),过去一般在战场上或单人格斗中用以护身(如防矛、箭或剑刺)。比喻推托的借口 盾 dùn ㄉㄨㄣ╝ (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 (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银~。 郑码pdel,u76fe,gbkb6dc 笔画数9,部首目,笔顺编号331225111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