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坠落 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说文》 殷亩而驰不队。--《考工记·轮人》 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檀弓下》 公(齐襄公)惧,队于车。--《左传·庄公八年》 陈入城,板队而杀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失 俾队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敬不队命。--《国语·晋语》 队列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史记·项羽本纪》 车按行,骑就队。--司马相如《子虚赋》 又如排队;纵队;横队 军队或集体的编制单位 队 duì ①行列排~、整~。 ②集体的编制单位生产~、球~。 ③特指少年先锋队~旗。 ④量词。 【队礼】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行的礼。右手五指并拢,手掌向前,高举头上,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队日】少年先锋队举行集体活动的日子,除假期外一般每周一次。 队zhuì 1.坠落◇作"坠"。 2.指倒翻。 3.引申为低沉。 4.殒灭;丧失。 队suì 1.隧道。 2.泛指道路。 3.特指险道﹑要道。
队 dui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4 队 band;brigade;crew;gang;team; 队 (1) 隊 duì (2)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3) 坠落 [drop;fall] 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说文》 殷亩而驰不队。--《考工记·轮人》 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檀弓下》 公(齐襄公)惧,队于车。--《左传·庄公八年》 陈入城,板队而杀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4) 失 [lost] 俾队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敬不队命。--《国语·晋语》 队 (1) 隊 duì (2) 队列 [line]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史记·项羽本纪》 车按行,骑就队。--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排队;纵队;横队 (4) 军队或集体的编制单位 [team;band;contingert;group] 分为二队。--《左传·文公十六年》 以成一队。--《左传·襄公六年》。注百人为队。” 襄子疏队而击之。--《淮南子·齐俗》 (5) 注二百人为一队。” 曲队怪重。--《汉书·杨雄传》 (6) 又如连队;舰队;球队;生产队;军队,部队;队主(一队之主。即队长。六朝时一队军队多由将帅带领) 队 (1) 隊 duì (2) 成群成列的人或物 [team;group;body of troops]。如一小队士兵;一队巨鳌 队部 duìbù [the office or headquarters of a team,etc.] 属于一个队组织的办公室或司令部 队礼 duìlǐ [salute of the chinese young pioneers]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行礼方式,右手五指并紧,手掌向前,高举头上 队列 duìliè [formation] 队伍的行列 队列缓缓前进 队旗 duìqí [team pennant] 一个队的旗帜 队日 duìrì [a day for the young pioneers' activities] 少年先锋队举行集体活动的日子 队日活动 队伍 duìwu (1) [ranks;contingent]∶有组织的群众行列 认真负责的警察队伍 (2) [army;unit;troops]∶部队 队形 duìxíng [formation] 一队人的排列方式 成双列队形 队员 duìyuán (1) [team member]∶一个队的组成人员 (2) [blue]∶代表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进行体育比赛并被授权佩戴该校标志颜色的学生 是牛津学校板球代表队队员 (3) [member of the young pioneers]∶少年先锋队的成员 队长 duìzhǎng (1) [captain]∶对一群人或一个单位有行使权力和负有责任的人 (2) [team leader]∶一队的主要负责人 队1 (隊) duì ㄉㄨㄟ╝ (1) 排得整齐的行列~列。~形。 (2)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伍。 (3) 量词一~大学生。 郑码yod,u961f,gbkb6d3 笔画数4,部首阝,笔顺编号5234
侮 (形声。从人,每声。本义轻慢,不敬重) 同本义 不侵侮。--《礼记曲礼》 又如侮易(轻慢。);侮慢(轻侮傲慢,不敬重他人);侮忽(轻视,轻慢);侮法(藐视和歪曲法令);侮笑(轻慢嘲笑);侮傲(傲视和轻慢他人,没有礼貌);侮诮(以轻慢的态度加以讥嘲) ;侮剧(轻慢戏弄);侮薄(轻视;鄙薄) 欺负
帯dài 1.《宋元以来俗字谱》"带",《太平乐府》﹑《东牕记》﹑《目连记》﹑《金瓶梅》﹑《岭南逸事》作"帯"。按,亦为"带"的日本用简体汉字。
涽hn 1.昏乱。
嵿dng 1.山名。 2.山顶。
邑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朱骏声通训定声《
袘yì 1.裳裙下端的边缘。《仪礼.士昏礼》"主人爵弁,纁裳缁袘。"郑玄注"袘,谓缘。"贾公彦疏"云'袘谓缘'者,谓纯缘于裳,故字从衣。"《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扬衪戌削。"王先谦补注"'衪'《史记》﹑《文选》并作'袘'。"一说为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