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紡,笔画:7,拼音:fǎng,部首:纟

    简解

    纺 (形声。从糸,方声。本义将丝麻纤维制成纱或线) 同本义 纺,网丝也。--《说文》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清·周容《芋老人传》 如纺绩(纺纱与绩麻);纺手(指纺纱、纺线的人);纺缉(纺丝和缉麻) 通绷”。捆绑,悬挂;束缚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国语·晋语》。韦昭注纺,悬也。” 纺 绸属;素纱 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仪礼·聘礼》 又指平纹丝绸织物。如纺绸(丝织品名。质地柔 纺 fǎng ⒈将丝、棉、麻、毛、化工纤维等制成纱或线~细纱。~毛线。 ⒉质地比绸子轻薄的丝织物或绸子的一种~绸。蜀~。 纺bǎng 1.悬空绑着;捆缚。

    详解

    纺 fang 部首 纟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 纺 slub;spin; 纺 (1) 紡 fǎng (2) (形声。从糸(mì),方声。本义将丝麻纤维制成纱或线) (3) 同本义 [spin] 纺,网丝也。--《说文》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清·周容《芋老人传》 (4) 如纺绩(纺纱与绩麻);纺手(指纺纱、纺线的人);纺缉(纺丝和缉麻) (5) 通绷”。捆绑,悬挂;束缚 [hang]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国语·晋语》。韦昭注纺,悬也。” 纺 (1) 紡 fǎng (2) 绸属;素纱 [thin silk cloth;reeled pongee]。古指素色纱绢 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仪礼·聘礼》 (3) 又指平纹丝绸织物。如纺绸(丝织品名。质地柔软轻薄) 纺车 fǎngchē [spinning wheel] 手握已带动轮子旋转的纺纱器具 纺绸 fǎngchóu [habutai] 一种平纹丝织品,质地薄而细软,适宜做夏季服装 纺锤 fǎngchuí [spindle] 手纺车中的一细长针,靠它捻成线并绕在它上面 纺织 fǎngzhī [spinning and weaving] 纺纱与织布 纺织工业 fǎngzhī gōngyè [textile industry] 生产织物和生产制成织物的纤维、纱、线和其他原料的工业部门 纺织品 fǎngzhīpǐn [textile fabric;textile goods] 经过纺织加工后的产品之总称 纺 (紡) fǎng ㄈㄤˇ (1) 把丝棉、麻、毛等做成纱~纱。~线。~织。毛~。混~。~车。 (2) 一种比绸子稀而轻薄的丝织品~绸(简称纺”)〖~。 郑码zsy,u7eba,gbkb7c4 笔画数7,部首纟,笔顺编号5514153

  • 颇 (形声。从页,皮声。页,人头。本义头偏) 同本义 颇,头偏也。--《说文》 偏,倾斜,不平正 循绳墨而不颇。--《楚辞离骚》 天不颇覆,地不偏载。--《史记匈奴列传》 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书洪范》 又如颇覆(偏至一侧,只覆盖一部分。喻偏颇不公平;倾覆,倾倒);颇廻(偏差不正);颇

  • 豼pí ⒈古同貔”。

  • 滁 水名 古州名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滁chú滁州,在安徽省。

  • 珨xiá 1.玉珨。 2.蜃饰器。

  • 霎〈名〉 (从雨,妾声。本义小雨) 同本义 很短时间;瞬间 小街上霎时间沉寂起来。--《梁生宝买稻种》 又如霎那间(片刻间);霎时间(极短时间) 霎,雨声。--《集韵》 又连用,多指风雨声。如霎霎(状声词,形容风雨声) 用同闸”。水闸 泾水内旧有石霎,以堰水入白渠溉田。--清顾炎武《天

  • 鳙 鱼名,鳙鱼,又名胖头鱼”、花鲢”、黑鲢” 鳙,产于江湖,似鲢而黑,头甚大。俗呼黑鲢,又称鲢胖头。--徐珂《清稗类钞》 鳙yng鱼名。鳙鱼也叫"花鲢"、"胖头鱼"。鳙鱼,头大,体侧扁,鳞细,生活在淡水中,供食用。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