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 (形声。从口,戛声。象声词) 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嘎巴 嘎巴 瞧,浆糊都嘎巴在你袖子上了 嘎噔 猛听得嘎噔一声,弓弦断了 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心里嘎噔一震,再也无法平静 嘎嘎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松阴满院清。--唐·李山甫《方干隐居》 嘎啦 嘎啦一声响雷 嘎gā ⒈像声词。 ⒉ ①粘东西凝结在物体上。 ②凝结在物体上的东西这件衣服上有几个~巴儿。 ⒊ ①疮伤结的痂伤~渣。 ②食物烤黄的焦皮饭~渣儿。 嘎gá ⒈ ⒉像嘎嘎的~~枣。 嘎gǎ同"ga玽"。
嘎 ga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4 嘎1 (1) 嘎 gā (2) (形声。从口,戛(jiá)声。象声词) 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screech]。如嘎支;嘎嘎笑声;鸭叫声;嘎杂子(蛮不讲理的人) 另见gá;gǎ 嘎巴 gābā [snap;crack] 形容树枝等断裂的声音 嘎巴 gābɑ [crust] [方]∶粘东西干后牢固地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瞧,浆糊都嘎巴在你袖子上了 嘎噔 gādēng [snap] 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力折断、绷断的声音 猛听得嘎噔一声,弓弦断了 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心里嘎噔一震,再也无法平静 嘎嘎 gāgā [quack;gaggle] 鸭叫声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松阴满院清。--唐·李山甫《方干隐居》 嘎啦 gālā [rumble,rattle] 象声词,形容雷、车轮等震动的声音 嘎啦一声响雷 北风呼呼地刮着,刮得窗户嘎啦山响 一辆马车嘎啦地迎面驶来 嘎然 gārán (1) [quack]∶形容声音的嘹亮 北雁南飞,嘎然声鸣令人心碎 (2) [suddenly stop]∶形容声音骤然停止 门突然被推开了,屋子里的笑声嘎然而止 嘎渣儿 gāzhɑr (1) [方] (2) [scab]∶痂 (3) [crust]∶食物烤焦、烤黄的那层硬皮 饼嘎渣儿吃起来挺香 嘎吱 gāzhī [creak] 象声词,形容物体在压力作用下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 嘎吱一声,门开了 扁担嘎吱作响 嘎2 (1) 噏 gǎ (2) 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超有喜爱的意味 [naughty]。如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 (3) 脾气坏,乖僻 [eccentric]。也写作玽”。如嘎小子;嘎子;嘎家伙 嘎 gǎ 〈动〉 卡。夹在中间 [check] 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又如鱼刺嘎了喉咙 另见gā;gá 嘎七马八 gǎqīmǎbā (1) [at sixes and sevens] [方]∶指毫无条理,乱七八糟 屋子里的杂物放得嘎七马八,人都进不去 (2) 也作嘎七杂八” 嘎1 gā ㄍㄚˉ 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汽车~的一声刹住了。 〔~~〕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 郑码janh,u560e,gbkb8c2 笔画数14,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3251111534 嘎2 gá ㄍㄚˊ 同尜”。 郑码janh,u560e,gbkb8c2 笔画数14,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3251111534 嘎3 gǎ ㄍㄚˇ (1) 乖僻,脾气不好。 (2) 调(tiáo)皮。 郑码janh,u560e,gbkb8c2 笔画数14,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3251111534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