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 (形声。从心,感声。本义遗憾,不快,不满) 同本义(先秦古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 憾,恨也。--《广雅》 以其私憾。--《左传·宣公二年》 不可使多畜憾。--《左传·文公十四年》 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人犹有所憾。--《礼记·中庸》 无憾而后即安。--《国语·鲁语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志恨憾而不逞兮。--《楚辞·严忌哀时命》 降而不憾。--《左传·隐公三年》 死无余憾。--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憾悔(悔恨);憾惜(遗憾惋惜);憾轲 憾hàn悔恨,惋惜,失望~事一桩。太遗~。 憾dàn 1.不安。
憾 han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6 憾 regret; 憾 hàn (1) (形声。从心,感声。本义遗憾,不快,不满) (2) 同本义(先秦古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 [regret deeply] 憾,恨也。--《广雅》 以其私憾。--《左传·宣公二年》 不可使多畜憾。--《左传·文公十四年》 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人犹有所憾。--《礼记·中庸》 无憾而后即安。--《国语·鲁语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志恨憾而不逞兮。--《楚辞·严忌哀时命》 降而不憾。--《左传·隐公三年》 死无余憾。--清·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憾悔(悔恨);憾惜(遗憾惋惜);憾轲(境遇不顺) (4) 怨恨 [hate] 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左传·隐公五年》 一言之憾。--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憾怨(怨恨);憾恨(怨恨) 憾事 hànshì [a matter for regret] 觉得不完美、不满意的事情 憾 hàn ㄏㄢ╝ (1) 失望,心中感到不满足遗~。缺~。~事。~恨。抱~终生。 (2) 怨恨私~。请君释~于宋”。 郑码uhjw,u61be,gbkbab6 笔画数16,部首忄,笔顺编号4421312515344544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