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形声。从北,异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书·五子之歌》。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 古代国名 河北省的简称 冀 假借为觊”。希望,期望 吾冀而朝夕修我。--《国语·鲁语》 冀至珠庭焉。--《史记·孝武纪》 冀jì ⒈希望~复得兔(复再)。 ⒉河北省的简称。
冀 ji 部首 八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16 冀 look forward to; 冀 jì (1) (形声。从北,异(yì)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 (2) 同本义 [ji prefecture] 冀,北方州也。--《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书·五子之歌》。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ji state]。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hopei province] 冀 jì (1) 假借为觊”。希望,期望 [hope] 吾冀而朝夕修我。--《国语·鲁语》 冀至珠庭焉。--《史记·孝武纪》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冀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冀缓急或可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冀其成功;希冀;冀图、冀愿(希图;希望;企望) 冀求 jìqiú [hope to get] 希望获得 冀州 jìzhōu [ji prefecture] 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和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冀 jì ㄐㄧ╝ (1) 希望~求(希望得到)。~幸。~望。~希。 (2) 中国河北省的别称。 (3) 姓。 郑码tieo,u5180,gbkbcbd 笔画数16,部首八,笔顺编号2113525121122134
湡yú 1.地名。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瀚 (形声。从水,翰声。本义瀚海古代指北方的大海。明代以来指戈壁沙漠) 同本义 等典故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唐高适《燕歌行》 沙漠 瀚〈形〉 水浩大的样子;广大 浩浩瀚瀚。--《淮南子俶真》 又如瀚瀚(广大的样子);浩瀚(广大辽阔的样子);瀚漫(广大的样子);瀚浩(浩
冺 (形声。从水,民声。本义灭,尽) 同本义 泯然众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泯灭,泯没 泯 乱;混乱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陆机《答贾长渊》 又如泯杂(混杂;乱杂);泯泯(纷乱的样子) 泯除 泯除杂念 泯灭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三国志钟会传》 难以泯
昃 (形声。从日,仄声。本义太阳西斜) 同本义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说文》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易离》 日中昃。--《书无逸》 日下昃。--《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 倾斜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清方朝诗 昃zè太阳西斜。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畢,田网也。--《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