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感叹声 嗟叹使心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唐·韩愈《师说》 嗟乎!…非此之由乎。--清·刘开《问说》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嗟乎(嗟呼。表示感叹);嗟讶(感叹,惊叹);嗟异(感叹称异);嗟悼(哀叹,悲悼) 表示呼唤 嗟,我士,听无哗。--《书·秦誓》 又如嗟来(来,语助);嗟来之食;嗟嗟(表示招呼) 嗟 叹息 忽魂悸以魄动,恥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 嗟jiē ⒈文言感叹词~夫!~乎!~,来食! ⒉叹息,赞叹怨~!长~!美言~叹! 嗟jiè 1.见"咄嗟"。
嗟 jue、jie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 嗟 lament; 嗟 jiē (1)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2) 感叹声 [alas] 嗟叹使心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唐·韩愈《师说》 嗟乎!…非此之由乎。--清·刘开《问说》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嗟乎(嗟呼。表示感叹);嗟讶(感叹,惊叹);嗟异(感叹称异);嗟悼(哀叹,悲悼) (4) 表示呼唤 [hello] 嗟,我士,听无哗。--《书·秦誓》 (5) 又如嗟来(来,语助);嗟来之食;嗟嗟(表示招呼) 嗟 jiē (1) 叹息 [sigh;heave a sigh] 忽魂悸以魄动,恥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嗟呀(叹息);嗟咨(慨叹);嗟怨(悲叹;怨恨);嗟伤(叹息伤感) (3) 赞叹 [gasp in admiration,highly praise] 见其所为文,嗟赏之。--《宋史·王质传》 (4) 又如嗟仰(赞叹景仰);嗟尚(赞叹嘉尚);嗟赞(赞叹);嗟异(赞叹称异) 嗟来之食 jiēláizhīshí [a handout]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嗟 jiē ㄐㄧㄝˉ 又yuē ㄐㄩㄝˉ 文言叹词~乎。~叹。~来之食。 郑码jubi,u55df,gbke0b5 笔画数12,部首口,笔顺编号251431113121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