瞌〈形〉 (形声。从目,盍声。本义瞌睡困倦思睡;打盹) 同本义 瞌睡 瞌睡虫 瞌kē
瞌 ke 部首 目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5 瞌 kē 〈形〉 (形声。从目,盍(hé)声。本义瞌睡困倦思睡;打盹) 同本义 [catnap]。如瞌困(困倦至极,只想睡觉);瞌铳(瞌睡) 瞌睡 kēshuì (1) [sleepy;drowsy]∶倦极思睡 (2) [take nap;doze off]∶打盹,很短时间的睡眠 瞌睡虫 kēshuìchóng (1) [(in old novels) sleeping insect]∶传说中进入鼻孔中就会使人打瞌睡的虫 (2) [easy dozer]∶指爱打瞌睡的人(含讥讽意) 瞌 kē ㄎㄜˉ 〔~睡〕困倦要睡,如打~~”,~~虫”(a.形容人经常爱打盹儿;b.旧小说中指能使人打瞌睡的一种小虫)。 郑码lbzl,u778c,gbkeea7 笔画数15,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1215425221
郊〈名〉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
厡yuán1.古同"原"。
鴓miè 1.冕柳莺的旧称。又莺科某些种类,旧时常称某某鴓。如黄腹鹪莺,旧称灰头竿鴓。
晸zhng 1.日出貌。 2.用于人名。唐有曹全晸;宋有郝晸;元有刘晸。
菧d 1.见"菧苨"。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