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萺,笔画:10,拼音:lái,部首:艹

    简解

    莱 (形声。从苃,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草名,又名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郊外休耕的田 古国名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莱 长满杂草 莱(萺)lái ⒈藜。 ⒉[莱菔]萝卜~菔子可供药用。

    详解

    莱 lai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 莱 (1) 萺 lái (2) (形声。从苃,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3) 草名,又名藜 [lamb's-quarters]。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4) 郊外休耕的田 [unrotated land]。如莱田(荒地) (5) 古国名 [lai state]。今山东省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如莱夷(古国名。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 (6)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莱 (1) 萺 lái (2) 长满杂草 [overgrow with weeds] 莱五十亩。--《周礼·遂人》 莱,野也。--《越绝书·吴内传》 田卒污莱。--《诗·小雅·十月之交》 (3) 除草 [weed] 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周礼·地官·山虞》 莱茵河 láiyīn hé [rhine river] 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欧洲最大的水运动脉。源出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上游为高山型河流,春夏融冰化雪时水量增多,中游多支流,有春讯,下游冬雨较多,全年水量稳定。以鲁尔工业区与荷兰内河航运网之间的水运最为繁忙 莱 (萺) lái ㄌㄞˊ (1) 藜。 (2)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菔〕萝卜的别称。 郑码ebkv,u83b1,gbkc0b3 笔画数10,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431234

  • 偫zhì 1.储备;积储。

  • 凹〈形〉 周围高,中间低 ,跟"凸"相反~面。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凹w 1.亦用于地名。山西省有核桃凹。

  • 魤é 1.鱼名。

  • 爗yè"燁(烨)"的繁体字。

  • 穏wn 1.按,亦为"稳"的日本用简体汉字。

  • 害〈动〉 (会意。从宀,从口,丰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桅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同本义 害,伤也。--《说文》 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 斗怒害也。--《荀子臣道》 害者,利之反也。--《韩非子六反》 周知其利害。--《周礼职方式》 志士仁人,无求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