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名〉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 燎〈动〉 烫 燎〈动〉 (形声。从火,尞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 同本义 燎,放火也。--《说文》 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燎,烧也。--《广雅》 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 燎京薪。--张衡《西京赋》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 又如 燎liǎo挨近火而烧焦衣服~了。 燎liáo延烧星火~原。 燎liào 1.照明。 2.古祭名。烧柴祭天。古作"尞"。 3.指柴薪。 4.夜猎。参见"燎猎"。
燎 liao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6 燎 burn; 燎1 liáo 〈名〉 (1)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torch]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2)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 燎 liáo 〈动〉 烫 [scald]。如燎浆泡 另见liǎo;liào 燎亮 liáoliàng [clear;plain] 明白;不糊涂 心里燎亮 燎荒 liáohuāng [burn the grass on waste land] 开垦前纵火焚烧杂草 燎泡,燎浆泡 liáopào,liáojiāngpào [blister caused by a burn or scald] 由于火伤或烫伤,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水泡 燎原 liáoyuán (1) [set the prairie ablaze] 火延烧原野 燎原烈火 星火燎原 (2) 比喻气势旺盛 燎2 liǎo 〈动〉 (1) (形声。从火,尞(liáo)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 (2) 同本义 [burn] 燎,放火也。--《说文》 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燎,烧也。--《广雅》 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 燎京薪。--张衡《西京赋》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 (3) 又如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烧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烧田;火烧原野)。泛指延烧;烧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上》 (4) 又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草儿(到祖坟上烧纸) (5) 烤炙,烘干,烘烤 [roast;scald] 疑以火自燎。--《汉书·王莽传》 光武对灶燎衣。--《后汉书·冯异传》 (6) 被火焰烧焦 [singe] 发一灯可燎阿房。--唐·杜牧《阿房宫赋》 (7) 如燎眉(火烧眉毛。比喻情况急迫);燎发;燎毛 (8) 用同憭”。明白;明了 [understand] 佼人燎兮。--《诗·陈风·月出》 (9) 又如燎悟(明了,领悟);燎彻(了解透彻);燎燎(明显);燎亮(明白) 另见liáo;liào 燎3 liào 〈动〉 (1) 照明 [illuminate] 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吕氏春秋·精谕》 (2) 夜猎 [hunt in night] 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潜夫论》 (3) 又如燎猎 (4) 假借为尞”。烧柴祭天 [burn] 及百祀之新燎。--《吕氏春秋·季冬》。注燎者,积聚柴薪,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 民所燎矣。--《诗·大雅·旱麓》。释文柴祭天也。” 休之以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祭天也。” 燎祭天,报之义也。--《白虎通·封禅》 (5) 又如燎柴(烧柴祭天);燎祭(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燎燔(烧柴而祭) 另见 liáo;liǎo 燎1 liáo ㄌㄧㄠˊ (1) 延烧~荒。~原烈火。 (2) 烫~泡。 (3) 照明。 郑码uokk,u71ce,gbkc1c7 笔画数16,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134432511234 burn; 燎2 liǎo ㄌㄧㄠˇ 挨近火而烧焦把头发~了。 郑码uokk,u71ce,gbkc1c7 笔画数16,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134432511234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