鲵 (形声。从鱼,兒声。本义两栖类动物,俗称娃娃鱼”) 同本义 鲵,剌鱼也。--《说文》 鲵大者谓之鰕。--《尔雅·释鱼》。注似鲇,四脚,前似弥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七八尺。” 又如鲵鲐(鲵齿和鲐背);鲵鱼(娃娃鱼) 小鱼 鲵ní受保护的两栖动物。头扁平,眼小口大,四肢短,尾巴扁。有大~和小~两种,大~俗称"娃娃鱼"。生活在淡水中,禁止猎杀食用。
鲵 ni 部首 鱼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6 鲵 giant salamander; 鲵 (1) 鰂 ní (2) (形声。从鱼,兒(ní)声。本义两栖类动物,俗称娃娃鱼”) (3) 同本义 [giant salamander]。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身体为软和湿润的皮肤所覆盖,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以小型动物 鲵,剌鱼也。--《说文》 鲵大者谓之鰕。--《尔雅·释鱼》。注似鲇,四脚,前似弥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七八尺。” (4) 又如鲵鲐(鲵齿和鲐背);鲵鱼(娃娃鱼) (5) 小鱼 [little fish]。如鲵鲋(小鱼);鲵鳅(泥鳅。泛指小鱼) 鲵 (鰂) ní ㄋㄧˊ 〔大~〕两栖动物,身体长而扁,生在山溪中。肉鲜美可食。叫的声音像婴儿,所以俗称娃娃鱼”。 〔小~〕两栖动物,体形与大鲵相似,但较小,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郑码rnrd,u9cb5,gbkf6f2 笔画数16,部首鱼,笔顺编号3525121132151135
偫zhì 1.储备;积储。
凹〈形〉 周围高,中间低 ,跟"凸"相反~面。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凹w 1.亦用于地名。山西省有核桃凹。
魤é 1.鱼名。
爗yè"燁(烨)"的繁体字。
穏wn 1.按,亦为"稳"的日本用简体汉字。
害〈动〉 (会意。从宀,从口,丰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桅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同本义 害,伤也。--《说文》 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 斗怒害也。--《荀子臣道》 害者,利之反也。--《韩非子六反》 周知其利害。--《周礼职方式》 志士仁人,无求